首 页 |  要 闻 | 讴客 | 领导访谈 | 新闻调查 | 企业动态 | 招商合作 | 荣誉殿堂 | 企业内刊 | 专题报道 | 娱乐生活 | 中企论坛 | 中企博客
 
热门TAG:
新闻热线:
0451—82750098
邮箱:
xinjiudan@163.com
首页 > 热点评论 > 正文
春节过后:感悟年俗的变迁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9/2/4 10:53:38
春节,几乎对每个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传统佳节,更是一次情感履约,“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已经牢牢地铭刻在大部分中国人的心里。尽管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纷至沓来的过年新方式冲击着有些曾经彰显亲情的过年习俗,但新旧习俗的交接过程中,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精神,亲情、团聚仍然是春节的神韵。     

     新年俗 VS旧年俗  

    一年又一年,年俗在变。  

    很多老人仍然记得,过年要磕头拜年,三十守夜,初一不扫地,初二结婚的媳妇回娘家,到了初五一般商店才营业,正月里禁止理发、买鞋、动剪刀。如今这些却渐渐发生了变化,磕头拜年的方式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已经变得越来越非主流,守岁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很多商店也打破惯例,初二、初三就开门营业了。  

    对很多人来说,小时候记忆中年的样子更令人怀念。山东滕州市建委的李新告诉记者,以往大年三十儿是过年的最高潮,似乎所有的积蓄和准备都为了那一天,全家人都得“熬”一宿。小孩玩捉迷藏,放鞭炮,大人们围在一起唠家常。  

    “如今很少有年三十守岁的了,什么时候困了就去睡,像我们这些中年人有的是看完春节联欢晚会睡的,像老年人,我母亲九点多就睡下了。至于剪头发、动剪刀这样的老传统早就没有了。年前工作忙没来得及,我和女儿就是初一早晨起来去做的头发。现在没这么多讲究了,我们都生活在科技发达的新时代,对于以前的一些旧规矩我们早就看开了。”李新说。  

    虽然磕头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拜年方式,但记者发现,即便是在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农村,一些土生土长的孩童也早已不磕头拜年。记者今年春节返回河北沧州老家发现,从初一开始,人们依旧以家庭为单位,走村串户拜大年,但很少见真正下跪行礼的人,寒暄问候代替了一切。  

    从小在山东青岛长大的大学三年级学生小郭表示,还不能接受拜年要行叩头礼的习俗。像她一样年龄的青年们早已将电话、短信拜年当成了过年问候的主要方式,大年初一那一天她收到了五百多条短信。小郭说,在城市里父母很少给她讲这些老规矩,同时,老家的长辈对这些好像已经不是很在乎。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祝福时,老人们没有任何反对意见。  

    随着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纷纷成家,年三十要在婆家过的习俗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山东济南家住历下区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年前就因为过年回谁家,和老公闹了不愉快。我们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我也知道按规矩,年三十得在他家过,可想想我父母,孤零零地过年,心里就是别扭,最后我们达成一致,两家一起过。我和老公订了酒店,把双方的父母都接了过来。”  

     年俗流变 亲情依然  

    尽管过年的习俗在变,但人们内心对于过年回家团聚的渴望没变,尽管过年晚辈给长辈拜年的方式在变,但是表达的心意没变。越来越多的老少之间似乎达成了默契,长辈不会怪罪晚辈“礼数”不周,晚辈也更理解长辈的心理需求,无论过年形式怎么变,浓浓的“亲情”永不变。  

    记者发现,在大多数场合下,拜年的人们在“半推半就”的过程中,就将跪拜这一礼数“省”下了。而且现在很多年龄五十多岁的中年人也不习惯年轻人磕头拜年了。年轻人一句“给您老拜年”或“过年好啊”,并做出要下跪的姿势,对方搀扶过程中回答“年跑了”或“见面发财”,整个拜年过程就结束了。  

    “今年女儿的男朋友第一次来家里拜年,进门后想磕头呢,结果把我和她爸爸吓了一跳,连忙拉他起来,我们不是老年人,不习惯这套老规矩”,李新告诉记者。  

    记者河北老家的一位长辈说,过年时人们无非是求个吉祥,图个吉利,希望亲戚朋友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叙叙旧,增进彼此的感情。人来了祝福就到了,不一定非得做出什么“隆重”的姿态。“而且有些习俗实际上没有科学根据,社会进步了,不能总墨守成规。”这位长辈说,“只要祝福的心意到了就行,形式不重要”。  

    对于春节拜年,年轻人也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对长辈的尊敬和祝福不一定非得流于表面形式,没给长辈磕头拜年,就表示我不尊敬他们,这样就太武断了。”山东建筑大学结构工程研究生黄媛对记者说,“姥姥腿脚不好,今年过年我就用自己挣的第一笔钱给她和姥爷买了个足浴盆,我觉得给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孝敬。其实,很多时候只要过年能回家,能陪在他们身边和他们说说话,就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了。”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说,包括拜年在内的习俗是春节里的重要交际方式,亲友之间以此相互祝福,增进感情,虽然有些形式发生变化,但“亲情”的内核一直包含其中。 但王忠武认为,变化不代表很多活动可以省去不做。他说,正如现代女性不再避讳初五出行,女婿也不一定要挑初二到女方家,但如果双方停止了拜年,可能代表着某种亲属关系的结束。 

     新瓶旧酒 年味儿依然醇香  

    近年来,有不少人抱怨过年没意思,年俗没了,年味淡了,但记者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多数年俗并没有消亡,而是以一种“新瓶旧酒”的形式出现,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精神。  

    山东济南某高校教师张娟在这个春节带着老人远赴海南,异地旅游过年。在她眼中,传统观念里春节是团圆的日子,举家外出旅游“异地团聚”与传统居家过年形式虽不同,但本质上也是一种让人高兴的团圆方式。  

    记者发现,近年来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许多曾经反映传统节日文化的年俗也逐渐披上了“新装”。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在饭店吃年夜饭,唱通宵KTV守岁,网聚聊天迎新年。农村上供守夜的少了,通宵娱乐迎新年的多了;见面拜年的少了,打电话发信息的多了;聚会喝酒的少了,送健康年礼的多了;春节禁忌的话语少了,祝福话语多了……  

    蒋星和马岩岩是一对80后小夫妻,春节期间他们就实施了一套“万元”计划。“现在和以往不同了,过年给父母送礼物,不能再送什么烟酒之类的东西,要真正想他们所想,送到他们心坎里。今年春节我和老公几乎推掉了所有应酬,一定要好好陪陪两家老人。父母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特别是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让他们费了这么多心,趁春节我们一定要好好尽孝心。”马岩岩说。  

    小马告诉记者,她给妈妈,婆婆买了金耳环,给自己和儿子买了一副耳丁和一个长命锁,共计3500元;花了988元给妈妈买了一台19寸的液晶电视,放在厨房;送给老公一张1000元的健身卡;给自己报了一个680元的英语补习班;还花了400元钱预定了夏天北戴河出游的计划,正好到时候给公婆庆祝他们结婚30周年。  

    王忠武说,过年方式一少一多的变化之中,人们追求团圆、幸福的愿望没有变。作为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符号,春节的过节传统应当保持和传承下去,可以想办法丰富过节的外延形式,彰显其传统文化内涵。  

    专家认为,对于优秀的传统年俗,我们尽量保护和传承;对于新的“年俗”,符合春节的节日意义的,我们就要吸收它,并要不断创新。这样,年才更有活力,更加灿烂。新的时代下,应该是继承春节团圆祈福的传统,同时赋予它更具有时代特征的形式。 
责任编辑:秦延超
分享到: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关闭窗口
 Google提供的广告
 ·相关报道
·春节过后:感悟年俗的变迁
 ·评 论
访客:
内容:
频道精选
[聚焦龙江] 喊江节中寻足迹,人与自然共和谐
[视频播报] [资讯]美丽伊春 和谐友好【友好政府
[视频播报] [资讯]建三江八五九 农场一奇葩 萨
[视频播报] 第十二届 中国哈尔滨【华艺杯国际体育
[省内要闻] 伊春市全域旅游建设研讨会启幕
[图片新闻] 伊春首届自然水域夏日狂欢泼水节启幕
[社会新闻] 伊春市文广新局助推“旅游+文化”文化
[聚焦龙江] 哈尔滨地铁二号线世茂大道—冰雪大世界
[聚焦龙江] 松北高新技术片区阿尔巴特街区将成为全
[视频播报] 新思路 开拓创新的枸杞新闻
[聚焦龙江] 未来梦锡林浩特市分公司盛装开业
[聚焦龙江] 大山里的女子养生会馆
[聚焦龙江] 马路杀手(机动车)的背后
[聚焦龙江] 驾驶员注意!我市11处路段划了“黄道
图片新闻 更多
河北崆山酒业集团有
 
雪乡又曝丑闻 监管
最美的雪雕在太阳岛
 
代币虚拟币传销平台
24小时新闻排行
1
旺地健康引领轻创业新风尚
2
2025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暨项目发
3
聚焦海峡两岸姓氏盛会,共叙血脉亲情
4
京津冀退役军人培训盛会即将启幕,共赴
5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巩店镇基层“科技达
6
拥军爱警网与海南省退役军人服务协会共
7
清华认证加持,铭宇轩书法工作室王梓铭
8
利辛伏牛节:中式集体婚礼添彩牛业产业
9
许勤梁惠玲会见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裴金
10
退役士兵母亲病危,爱国拥军联合会紧急
关于我们 | 媒体联盟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CENN周刊 |  法律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京ICP证07504426号 国务院新闻办网备字2006005号 哈公安网监备案证号:2301001222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频道内容:中国企业新闻网黑龙江频道
频道运营:中国企业新闻网黑龙江站 驻哈地址:黑龙江省政府综合楼  
 法律顾问:黑龙江省律师协会国际贸易委员会 副主任律师:刘洪朴
客服热线:0451—82625028(办)   投稿邮箱:xinwenwang200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