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来源:光明网 发布时间:2009/2/17 10:36:57 |
|
英雄都是要别人做的。
据《广州日报》报道,为了应对经济危机,拉动内需,杭州市打算从市领导的工资、福利中切出10%以“消费券”的形式进行发放。如果这一方法在市领导范围内成功推广后,这种做法还可能推广到杭州所有的公务员中,比例为5%至10%。
我浏览了一些所谓主流评论性文章,很多人都在质疑这一做法,包括绝大部分的新闻跟帖也都对这一做法保持了一种怀疑或者干脆反对的态度。
先笑几下。
当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很多媒体都刊登了韩国人为了支持国家走出难关,把私人的金银制品都捐献出来的报道;甚至一些不是新闻媒体的媒体也都以别的形式对这件事情进行了大幅报道,很像是一个忠诚的看客在赞扬别人的孝道:“嘿,你看人家韩国人就是爱国,对比一下,我们真感到汗颜呀!可惜人民币一直坚挺,我们没有机会像是韩国人那样老表达自己满腔的爱国热情呀!”
得,现在机会来了,发源于老美的金融危机波及世界,连中国也无法幸免,该是我们向韩国人叫板的时候了,为了扩大内需,把你的工资的5%至10%折合成消费券用来拉动内需吧,我们马上就翻脸了,到处提着一块板砖在转悠:“嘿,谁动了我的工资,到底是谁动了我的工资,我找谁拼命去!”
有人搬出了《劳动法》,认为杭州市的这一做法违反了有关法律规定;一个署名“满子”的人认为,这一做法,很像是家长式作风;麻中蓬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评论说,“别让公务员带消费券这个坏头”。
很有道理,都很有道理。但是在国家急需拉动内需、共度难关的时候我们把工资的5%到10%变作消费券来发放,比起韩国人把私家金银饰品都捐献出来,我们是不是该这样满腹怨言呢?正常的情况下,一个人每月工资的5%到10%总是要花掉的吧,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把这部分工资提前以另一种形式保证消费掉,作为一个公民,我们是不是就觉得很委屈呢?
上海据说要为公务员发房补,具体数额还不小;但是马上就有人站出来辟谣说这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不管是真是假,发房补的时候没有公务员站出来说:“这个钱我不要,发给更需要的人吧!”轮到为了国家变相消费一下了,我们马上就不干了,感情我们都是敢进不敢出啊?
公民的个体意识在增强,或者说人的意识在增强,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科学方向。但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公民主动站出来为国家分担一部分忧愁,这也是一个现代化的公民应该担负的责任和义务,两者并不冲突。
商务部对发放消费券这一做法作了肯定。非常时期采取一些非常规的做法,这对一个国家来说,并不新鲜。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就支持“买高价房就是爱国”的非常规爱国情感表达,一个是国家需要,一个是私人谋利,两者本质不同。
以前是我们艳羡韩国人去做爱国英雄,现在轮到我们了,就都要拍拍翅膀“远走高飞”了,那不是英雄,是雄鹰。
杭州把公务员工资5%到10%进行发放,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不少问题。但是把这一做法从根本上给否了,以后就不要再去报道什么韩国人在国家经济危机面前排队什么金银首饰了,这不再会让我们艳羡,只会让我们汗颜。(张军瑜)
|
责任编辑:秦延超 |
|
|
|
|
|
|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