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要 闻 | 讴客 | 领导访谈 | 新闻调查 | 企业动态 | 招商合作 | 荣誉殿堂 | 企业内刊 | 专题报道 | 娱乐生活 | 中企论坛 | 中企博客
 
热门TAG:
新闻热线:
0451—82750098
邮箱:
xinjiudan@163.com
首页 > 机械制造 > 正文
中国制造遭遇"围堵" 贸易摩擦何以陡增?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09/7/31 14:19:33
欧盟反倾销委员会28日经投票表决,支持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的无缝钢管征收为期5年正式反倾销税;一天前,欧盟部长理事会通过对产自中国的钢线材征收为期5年的正式反倾销税……据了解,欧盟目前正在实施的正式反倾销措施达129项,反补贴措施达7项,其中涉及中国的超过1/3。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中国正遭受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强度最大的一次贸易“围堵”。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副局长刘丹阳用“前所未有”描述我国当前面临的贸易摩擦挑战。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贸易争端涉案金额约83亿美元,已远远超过去年全年的62亿美元。  

  “中国制造”何以遭遇空前的贸易壁垒?这对中国宏观经济和相关行业造成何种影响?在外需锐减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如何应对此轮贸易保护主义回潮?“新华视点”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中国制造”遭遇“围堵”  

  “欧盟产业已向欧委会提交申请,要求对我葡萄糖酸钠发起反倾销调查。此外,欧盟产业还可能于近期对我输欧铝合金轮毂、户外服装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这只是中国商务部网站近期公布的一系列反倾销案件预警信息中的一条。  

  今年上半年以来中国外贸遭遇的贸易摩擦数量之多、涉案金额之大,均称得上是“前所未有”,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副局长刘丹阳说。  

  根据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数据,今年1至6月,已有15个国家和地区向我国发起了60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高达82.76亿美元,而去年全年中国涉案金额仅为62亿美元。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数量呈现加速递增态势。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今年5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08起、反补贴调查14起,中国分别遭遇73起和10起,占总数的35%和71%。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国家不仅有欧美、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包括土耳其、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案件涉及钢铁、鞋、玩具、轮胎、铝制品、日用品、机电、矿产、养殖品等中国在出口方面具有优势的行业。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表示,由于美国、印度、巴西等国相继对中国采取不同形式的贸易壁垒,国外市场依赖程度较高的中国橡胶产品在新一轮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风潮中受到重创。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统计,受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轮胎出口下降幅度很大,其中1至4月份下降幅度为26%至29%,5至6月份在16%。“一旦(美国)实行降低配额特保方案,我国轮胎出口量将下滑12%左右,使橡胶工业的增长速度下降5至6个百分点。”范仁德说。  

  中国钢铁出口贸易也受到贸易保护风潮的严重威胁。海关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就有11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钢铁行业发起“两反两保”调查共25起,严重影响中国的钢铁出口贸易。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今年前4个月,全行业钢材和钢坯出口折合成粗钢合计696.81万吨,同比下降49.7%。“全球性贸易保护主义回潮是中国钢铁产品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  

  贸易摩擦何以陡增?  

  今年上半年中国面临的贸易限制可谓“量价齐升”。商务部数据显示,仅1至4月份针对“两反两保”调查数量同比上升26.7%,涉及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88%。那么,上半年针对中国的贸易限制何以骤增?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认为,这是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结果,各国面临的经济压力不断增大,针对本国企业,特别是落后产业的保护进一步增强,进而推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频频出台。  

  世界贸易组织在年初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就危机对中国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将成为各国贸易限制措施的主要受害者。历史数据表明,贸易限制措施的增加通常会在产业或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一年后出现,中国目前遭遇的贸易摩擦激增,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树大招风,贸易规模巨大是中国招致他国贸易限制的重要原因”,宋泓说,“另一方面,中国出口的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产品本身就容易遭到排挤。”  

  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出口大幅下降,占全球贸易的份额却未下降。联合国发布的报告指出,今年一季度,全球贸易额同比下降40%,而同期中国贸易额降幅为24.7%,这表明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并没有减少。有专家认为,这也是导致针对中国贸易限制措施陡增的重要原因。  

  “不仅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就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有愈演愈烈之势,而中国制造又因树大招风而成为箭靶。”刘丹阳在广州召开的“广东应对国际贸易风险”研讨会上指出。  

  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在下半年可能会大量增多,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外贸研究所研究员李建提醒说:“他们认为我们挤占了他们的市场份额,影响其经济复苏。”近期印尼、俄罗斯、巴西等多个国家纷纷采取货币贬值策略、保护本国市场,事实上在变相削弱中国制造的优势。  

  贸易摩擦增多也与中国出口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关。有专家认为,金融危机导致外需锐减的情况下,部分国内出口企业为争夺市场,竞相压价致使出口价格偏低,容易招致国外对中国企业实施贸易反倾销调查。  

  警惕贸易壁垒新趋势  

  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实体和第二大出口国,对贸易摩擦并不陌生。但是,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贸易保护和贸易摩擦手段的运用上出现了许多新趋势。有专家呼吁,应对此保持高度警惕并予以应对。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措施更趋多样化,保护手段也逐步由传统的关税壁垒和反倾销措施向技术壁垒、知识产权保护、绿色壁垒等“超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演变,欧美等发达国家还开始利用所谓的非市场经济地位、特保条款等措施针对我国实施不公平贸易手段。  

  刘丹阳举例说,一些国家大幅提高了进口关税,还对中国及其他国家部分产品实施最低限价;一些国家则以食品安全、气候和减排问题为借口,主张实施包括碳关税在内的新的贸易技术壁垒等,“这些都要引起我国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高度关注。”  

  此外,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隐蔽性也在加强。比如大肆炒作所谓的中国“毒建材”事件“抹黑”中国产品,借质量问题对中国进口产品实施限制;出台扶持本国企业的政策,像美国对本土三大汽车巨头注巨资、法国成立基金帮助本国企业免遭海外企业并购等措施。  

  如何应对空前的贸易保护主义“围堵”?宋泓认为,从国际合作层面看,应当在世贸组织等多边框架下,大力呼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督促有关国家采取实际行动履行承诺。同时积极推动新一轮世贸谈判,与有关国家加强双边谈判,争取使更多国家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刘新民指出,企业作为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体,应尽快努力提高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变“以廉取胜”为“以质取胜”;同时,抓住危机时期企业估值缩水的契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兼并收购当地企业等方式,将跨境出口转化为企业的内部贸易,有效避免贸易摩擦。另外,还应健全出口企业的会计制度,加速培养高素质应诉队伍,为构筑科学、高效的应诉机制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不少专家认为,长远来看,努力实现我国出口贸易的转型升级,降低对外需和外资的过度依赖,提高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降低贸易风险的根本途径。 
责任编辑:秦延超
分享到: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关闭窗口
 Google提供的广告
 ·相关报道
·中国制造遭遇"围堵" 贸易摩擦何以陡
 ·评 论
访客:
内容:
频道精选
[聚焦龙江] 喊江节中寻足迹,人与自然共和谐
[视频播报] [资讯]美丽伊春 和谐友好【友好政府
[视频播报] [资讯]建三江八五九 农场一奇葩 萨
[视频播报] 第十二届 中国哈尔滨【华艺杯国际体育
[省内要闻] 伊春市全域旅游建设研讨会启幕
[图片新闻] 伊春首届自然水域夏日狂欢泼水节启幕
[社会新闻] 伊春市文广新局助推“旅游+文化”文化
[聚焦龙江] 哈尔滨地铁二号线世茂大道—冰雪大世界
[聚焦龙江] 松北高新技术片区阿尔巴特街区将成为全
[视频播报] 新思路 开拓创新的枸杞新闻
[聚焦龙江] 未来梦锡林浩特市分公司盛装开业
[聚焦龙江] 大山里的女子养生会馆
[聚焦龙江] 马路杀手(机动车)的背后
[聚焦龙江] 驾驶员注意!我市11处路段划了“黄道
图片新闻 更多
河北崆山酒业集团有
 
雪乡又曝丑闻 监管
最美的雪雕在太阳岛
 
代币虚拟币传销平台
24小时新闻排行
1
2025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暨项目发
2
聚焦海峡两岸姓氏盛会,共叙血脉亲情
3
京津冀退役军人培训盛会即将启幕,共赴
4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巩店镇基层“科技达
5
拥军爱警网与海南省退役军人服务协会共
6
清华认证加持,铭宇轩书法工作室王梓铭
7
利辛伏牛节:中式集体婚礼添彩牛业产业
8
许勤梁惠玲会见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裴金
9
退役士兵母亲病危,爱国拥军联合会紧急
10
情满人间、育树育人点亮智慧之光
关于我们 | 媒体联盟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CENN周刊 |  法律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京ICP证07504426号 国务院新闻办网备字2006005号 哈公安网监备案证号:2301001222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频道内容:中国企业新闻网黑龙江频道
频道运营:中国企业新闻网黑龙江站 驻哈地址:黑龙江省政府综合楼  
 法律顾问:黑龙江省律师协会国际贸易委员会 副主任律师:刘洪朴
客服热线:0451—82625028(办)   投稿邮箱:xinwenwang200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