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要 闻 | 讴客 | 领导访谈 | 新闻调查 | 企业动态 | 招商合作 | 荣誉殿堂 | 企业内刊 | 专题报道 | 娱乐生活 | 中企论坛 | 中企博客
 
热门TAG:
新闻热线:
0451—82750098
邮箱:
xinjiudan@163.com
首页 > 乡村振兴栏目 > 正文
哈尔滨大投入大发展 打造冰城夏都大品牌
来源:中国企业报-中国企业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8/10/22 10:04:36
本网讯 现状调查旅游总收入居副省级城市第13位 

  调查表明,虽然哈尔滨市旅游业进步很大,但与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2007年哈尔滨市旅游总收入为204.40亿元,排在14个副省级城市的第13位,广州、杭州、南京等都在600亿元以上。接待国内游客2491万人次,排在第13位,而沈阳超过5000万人次;接待国际游客27万人次,排在第13位,沈阳则超过45万人次。 

  旅游发展基金年仅600万 

  现行体制机制制约了产业发展。部门职责交叉、关系不顺、权责脱节,难以形成合力实现统筹发展;产业联动机制松散。不容回避的是,哈尔滨市旅游发展基金投入少,宣传促销资金严重不足,哈尔滨市旅游发展基金2007年仅600万元,而长春、沈阳2006年就已达1000万元。 

  “食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短 

  调查发现,哈尔滨市在旅游产业的“食、住、行、游、购、娱”之间缺乏有效配合。“食”,特色不突出,“龙菜”还未成为叫得响、吸引人的独特菜系;“住”,仅有3家五星级酒店,满足不了高端游客需求,近年“如家”等全国连锁经济型宾馆大举进入,本地经济型宾馆也蓬勃发展,但由于缺乏规范和管理,已出现恶性竞争现象;“行”,市内交通尚可,但与周边县(市)景点连接的道路交通发展滞后,尤其是连接乡村的道路明显不适合旅游大巴车进入;“游”,缺乏“大景区”建设理念,除太阳岛公园外,其他的景区、景点和线路都不够完善,“购”,除秋林、肉联等食品外,缺乏哈尔滨独有的、可以赠与亲朋好友长久保留的不同档次的系列性纪念品;“娱”,哈尔滨市除滑雪、冬泳等体验性活动和二人转表演外,缺少反映哈尔滨高雅文化、民族风情,像桂林“印象刘三姐”、西安“大唐乐舞”、乌鲁木齐“民族风情歌舞”等招牌性的常态演出。 

  冬季游本地人与外地人比例为2:8 

  调查发现,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及冰雪旅游在客源市场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不仅在于国际客源数量不足,还表现为本地市民参与程度较低。虽然哈尔滨人在国内第一个享受到了冰雪节放假一天的法定假日,但是并没有形成普天同庆、万民同乐的节日气氛,不仅本地人失掉了享受冰雪文化的机会,而且也没有让外来游客感受到大众化的人文氛围。据太阳岛风景区的粗略统计,冬季冰雪旅游的游客中,本地人与外地人的比例约为2:8,这一数据表明,调动本地居民参与到冰雪旅游中来,使之成为主力客源,已经成为解决目前客源市场问题的当务之急。瑞典和芬兰等国在雪季给学生放一周“滑雪假”的做法值得借鉴。 

  政策措施需充实已有优惠待落实 

  调查发现,哈尔滨市旅游产业发展环境不完善,从硬件上看,旅游公共设施建设滞后,道路交通不畅、公厕不足不规范、五星级宾馆不足、景区景点规模偏小、设施不完善,可进入性差。从软件上看,鼓励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还需要不断充实,一些已有的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其中,国家和省政府出台的“旅游宾馆、饭店和旅游区实行与一般工商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的政策在哈尔滨市一直难以落实,而在大庆却得到了解决。 

  成功范例 

  生态游横头山 30天接待游客逾10万 

  距哈市城区不足60公里,面积近70平方公里的国内罕见原始森林,林内负氧离子含量为市区的10倍———仅此三个要素,就使横头山原始森林在短短数天内成为哈尔滨市最热的短途游线路。从9月初到“十一”长假结束,横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接待游客逾10万人次。“十一”黄金周期间,横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哈埠许多市民近郊出游的首选,许多市民都趁着长假,到这座美丽的“城市后花园”一睹其真面目。业内人士指出,原汁原味原生态是横头山迅速成为哈尔滨旅游新亮点、市民休闲度假好去处的重要卖点,也是哈尔滨市周边地区开发生态游的成功范例。 

  乡村游吕家围子屯 旅游业年收入2100多万 

  吕家围子屯是帽儿山镇元宝顶子村的一个自然屯,全屯现有29户,人口116人,目前全屯农户全部从事旅游业,并引进外来户17户。旅游经营项目主要有登山、漂流、农家风情、民俗度假、野外写生等,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旅游业收入2100多万元,年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并呈逐年递增趋势,村民生活水平较高,住房砖瓦化率、自来水入户率、有线电视普及率和程控电话普及率均达到100%,带动了帽儿山地区运输、农副产品加工和山野菜采集销售等相关产业兴起,由过去有名的贫困屯、落后屯变为远近闻名的富裕屯、先进屯,社会治安长期保持稳定。 

  委员观点 

  确立地位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做强旅游大产业 

  确立旅游产业支柱地位 

  应从解决思想观念和明确发展思路入手,把旅游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增强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对发展旅游业的关注度,切实将其作为提升哈尔滨市综合实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2007年,哈尔滨市旅游总收入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8.39%,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按照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标准产业分类规定,哈尔滨市旅游产业已符合支柱产业的标准,应明确旅游产业作为哈尔滨市的支柱产业,以“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新理念,发展旅游产业,使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旅游名城。借鉴上海、广州、杭州、南京、伊春等地经验,创新体制机制,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 

  站在东北亚高度打造特色文化 

  发挥中心城市的平台作用,以积极态度对待周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与省市部门联手规划建设好哈尔滨—伊春、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尔滨—五大连池—黑河—布拉格维申斯克等精品旅游线路;发掘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风情文化资源,建议哈尔滨市借鉴昆明等地经验建设一个富有地域特点的“哈尔滨少数民族风情园”,吸纳赫哲、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锡伯、蒙古、朝鲜、满族乃至俄罗斯等具有地域特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促进民族风情、地方美食的整合与汇集;大力推进工业旅游,深入开发红色旅游资源,重点挖掘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之间形成的“红色通道”等。 
责任编辑:赵莉莉
分享到: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关闭窗口
 Google提供的广告
 ·相关报道
·哈尔滨大投入大发展 打造冰城夏都大品
 ·评 论
访客:
内容:
频道精选
[聚焦龙江] 喊江节中寻足迹,人与自然共和谐
[视频播报] [资讯]美丽伊春 和谐友好【友好政府
[视频播报] [资讯]建三江八五九 农场一奇葩 萨
[视频播报] 第十二届 中国哈尔滨【华艺杯国际体育
[省内要闻] 伊春市全域旅游建设研讨会启幕
[图片新闻] 伊春首届自然水域夏日狂欢泼水节启幕
[社会新闻] 伊春市文广新局助推“旅游+文化”文化
[聚焦龙江] 哈尔滨地铁二号线世茂大道—冰雪大世界
[聚焦龙江] 松北高新技术片区阿尔巴特街区将成为全
[视频播报] 新思路 开拓创新的枸杞新闻
[聚焦龙江] 未来梦锡林浩特市分公司盛装开业
[聚焦龙江] 大山里的女子养生会馆
[聚焦龙江] 马路杀手(机动车)的背后
[聚焦龙江] 驾驶员注意!我市11处路段划了“黄道
图片新闻 更多
河北崆山酒业集团有
 
雪乡又曝丑闻 监管
最美的雪雕在太阳岛
 
代币虚拟币传销平台
24小时新闻排行
1
京津冀退役军人培训盛会即将启幕,共赴
2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巩店镇基层“科技达
3
拥军爱警网与海南省退役军人服务协会共
4
清华认证加持,铭宇轩书法工作室王梓铭
5
利辛伏牛节:中式集体婚礼添彩牛业产业
6
许勤梁惠玲会见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裴金
7
退役士兵母亲病危,爱国拥军联合会紧急
8
情满人间、育树育人点亮智慧之光
9
智网相伴·共赢未来
10
T47次列车迎来夕阳红旅行团,贴心服
关于我们 | 媒体联盟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CENN周刊 |  法律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京ICP证07504426号 国务院新闻办网备字2006005号 哈公安网监备案证号:2301001222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频道内容:中国企业新闻网黑龙江频道
频道运营:中国企业新闻网黑龙江站 驻哈地址:黑龙江省政府综合楼  
 法律顾问:黑龙江省律师协会国际贸易委员会 副主任律师:刘洪朴
客服热线:0451—82625028(办)   投稿邮箱:xinwenwang200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