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轩,牡丹江客运段京佳一队抚远线的一名列车长,他曾经是祖国东方第一哨的军人,他对部队有着特殊的记忆,即使回到地方工作,他也想方设法为老部队的战友排忧解难,将那份拥军情演绎的感人至深。由于哈尔滨往返抚远只有一趟列车,无论是驻扎在抚远的军人探家,还是军属来抚远探亲,都会乘坐这趟列车,正好王轩承担这趟列车的值乘任务,只要是他听说有军人和军属上车,肯定第一时间到场为他们送水、送饭,排忧解难。

他曾经是祖国东方第一哨的军人,他对部队有着特殊的记忆,
即使回到地方工作,他也想方设法为老部队的战友排忧解难,将 那份拥军情演绎的感人至深,他就是牡丹江客运段京佳一队抚远 线列车长王轩。

《照片》
王轩出生在佳木斯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从小,他就对军
人很崇拜,对军营充满向往。2003年12月,18岁的王轩成为了
驻抚远65923边防部队的一名解放军战士。在部队,他勤奋学习,
刻苦训练,各项考核成绩都在连队遥遥领先。先后被所在部队授
予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指挥士官等荣誉。从士兵到士
官,他一步一个脚印走了过来,他不怕吃苦、不畏艰险、敢于负
责、勇于担当的精神得到部队首长的肯定。在他看来,部队是一
所大学校,更是一座大熔炉,不仅让他学到了文化知识、军事技
能,更重要的培养了他坚毅、顽强的革命品质。
2005年,他从部队复员,次年,他被安置在铁路客运段工
作。对他而言,这是他人生又一个新的起点。“是家乡一方水
土养育了我,党和部队培养了我,现在该是我出力的时候了!”
他以无比的热情投入到新鲜又紧张的工作中。很快便从一名列车
员成长为了一名列车长,恰巧又担任了哈尔滨至抚远的列车值乘
任务。每当列车缓缓驶进抚远那片他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土地,王
轩内心总是激动无比。

2010年春节前的一天,王轩正在出乘,他的手机铃声响起。
电话里老部队的一位战友向他诉说道,自己的妻子要从北京来部
队探望他,由于临近春节根本就买不到火车票,情急之下想起他
在铁路工作,所以打来了求助电话。

“军人保家卫国,常年不能和亲人团聚,妻子好不容易能来
部队探亲,又买不到火车票,得知情况后,我非常着急,但是临
近春节,
一票难求
,虽然在铁路工作但也无能为力,最终老战友
的妻子没能如约来到部队探望丈夫。”王轩说,我感到很惭愧,
从那次事情后,我发誓一定要让战友们,不为买不到火车票发愁,
于是我便义务担当起了老部队的购票员。

无论暑运,还是春运,无论是家属探亲,还是部队战友探家,
只要是找到他,王轩都会想方设法尽力满足战友们的需求,这一
帮助,就是7个年头。

记得2016年暑运的一天,王轩担负值乘任务的列车在哈尔
滨站开车不久,一名女性旅客怀抱着一个两岁左右大的孩子慌慌
张张找到了他,称自己的钱包不知什么时候弄丢了,钱包里面不
仅装有现金、身份证、还有当日的火车票。经过询问,王轩得知
这名旅客是一名军嫂,这次带着孩子是去抚远某部队探望丈夫。
了解完情况后,王轩一面安慰她不要着急,一面自掏钱包为这位
军嫂补办了卧铺票,安顿好后,又为她们送来了自带的蛋糕、方
便面、苹果等食物,列车到达抚远站后,王轩有亲自把这母子二
人送到了部队,爱心帮助感动了这位军嫂。

“由于哈尔滨往返抚远就这一趟列车,无论是驻扎在抚远的
军人探家,还是军属来抚远探亲,都会乘坐我们这趟列车,只要
是我听说有军人和军属上车,我肯定第一时间到场为他们送水、
送饭,排忧解难,因为我懂得军人的不易,他们常年驻守边防,
保家卫国,为他们服务应该的……”王轩简单的话语里,透露着
对军人的敬意。
“赶上春节火车票紧张,战士探家买不到票,只要是找到王
轩,他都会热情相助,如果赶上他不出乘,他就会找到车队领导
说明情况,单位领导都会在第一时间安排当天出乘班组,把乘务
员自己睡觉休息的铺位让出来,供我们使用,这样的事已经数不
胜数……”说起王轩热情服务军人的故事,老部队的战友几乎无
人不晓。
一路走来,无论是昔日身处绿色军营,每天训练喊出的一句
句简单枯燥的口令,还是今天作为铁路文明窗口的列车长,热情
服务部队战友,他都一如既往、充满激情。因为,他知道自己曾
是一名军人,不仅为昔日一枚枚军功章骄傲,更为明天的新辉煌
而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