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年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最能体现过年喜庆、欢乐、温馨气氛,又最具代表性、最带文化味的春节活动,莫过于正月初一的大拜年了。

新年的初一,大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初一早晨,晚辈要先向长辈拜年。长辈受拜以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了“团拜”的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电话拜年和手机短信拜年、微信网络拜年等。

狗年拜年语句
迎狗年,祥瑞降人间。欢乐太平年,幸福不间断。美丽丰收年,万户笑开颜。甜蜜美满年,家家乐翩翩。喜气庆狗年,祝福满心田。愿你狗年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丰年富足人欢笑;盛世平安犬不惊。犬守家门门有喜;毫敷毛笔笔生花。犬守门庭何叫苦;马驰远路不辞难。
狗新年天气预报:你将会遇到金钱雨、幸运风、友情雾、爱情露、健康霞、幸福云、顺利霜、美满雷、安全雹、开心闪、请注意它们将会缠绕着你整一年。
祝你新年里,天空一片晴朗,快乐心中徜徉,自由随风飘荡,身体力行健康,奋劲儿热情高涨,顺利成就梦想!
欢欢喜喜迎狗年,万事如意平安年,扬眉吐气顺心年,梦想成真发财年,事业辉煌成功年,祝君岁岁有好年!
春风和煕狗年到,欢歌笑语冲云霄。各族人民起舞蹈,庆贺狗年开心笑。祝福语言尽情聊,短信互传千里遥。狗年贺词千万条,愿你喜悦快乐跳!
金犬纷纷滚滚来,开门迎犬纳大财。吉祥如意银光闪,大好河山锦绣程。银光大道在眼前,扬帆起航冲险浪。奋勇前进达彼岸,福汪滚滚多多赚。愿你狗年财运亨通!
狗儿欢声叫,腊梅开怀笑。白雪迎春到,幸福身旁绕。狗年乐淘陶,祝福不能少。阳光暖暖照,心情无限好。事业步步高,容颜永娇俏。幸福指数高,爱情永不老。狗年快乐!
狗年锣鼓已唱响,唱出心中喜乐扬。烟花炮竹映红天,映出快乐笑灿烂。千家万户笑声传,美酒飘香碰杯响。各族兄妹大团圆,喜乐洋洋生活甜。愿狗年幸福添!
骏马留下了快乐带走了烦恼,金犬带来了吉祥幸福未来。狗年唱响了开门大吉的赞歌,神州大地扭起了吉羊的秧歌。狗年到了,愿你大吉大利“汪”财发!
用阳光温暖狗年的脚步,用幸福美化狗年的风景,用快乐编织狗年的故事,用平安开拓狗年的道路,用真诚传递狗年的祝福。愿你狗年快乐不断,幸福绵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