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都市中,商场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消费者购物休闲的聚集地,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缩影。
然而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消防安全隐患。近期本栏目组接到多起关于商场消防设备形同虚设、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的举报,令人触目惊心。
 
多起由消防安全引发的火灾事故,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也再次敲响了消防安全管理的警钟。
一、舆情背景:
消防设备成摆设,安全检查流于形式
在多次深入调查走访中,我们发现,部分商场在消防安全问题上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

消防设施、设备虽然按规范配备齐全,但大多处于闲置状态,缺乏有效的维护和保养,甚至成为了应付消防安全检查的“道具”。

消防栓无水、灭火器过期、烟雾报警器失灵、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瘫痪等现象屡见不鲜。

这些本该在紧急情况下发挥关键作用的消防设备,却因管理不善而形同虚设,一旦火灾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二、案例分析:
多起火灾事故,损失惨重
案例一:
XX商场大火,百万元商品付之一炬
不久前,位于市中心的XX商场突发大火,火势迅速蔓延,整个商场瞬间被熊熊烈火吞噬。

由于商场内的消防设备大多无法正常使用,消防人员只能依靠外部水源进行扑救,极大地延缓了灭火进度。最终,经过数小时的奋力扑救,大火才被扑灭,但商场内的商品几乎全部被毁,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万元。这场火灾不仅给商场经营者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让众多消费者感到痛心疾首。
案例二:
高层大厦火灾,逃生通道被堵
同样令人揪心的是,某高层大厦因电气线路老化引发火灾。

火灾发生时,大厦内的消防通道被杂物堵塞,部分楼层的安全出口也被锁死,导致大量人员无法及时疏散。尽管消防部门迅速到场救援,但由于火势猛烈且疏散困难,最终造成多人伤亡的惨剧。这起事故再次暴露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特别是疏散通道和出口的管理问题。
案例三:
地下室仓库火灾,引发连锁反应
此外还有一起发生在商场地下室的仓库火灾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仓库内存放了大量易燃易爆物品,由于仓库内消防设备不足且维护不善,火灾发生后迅速蔓延至整个地下室。由于地下室结构复杂、通风不畅,火势难以控制,最终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不仅损坏了大量货物,还对整个商场的建筑结构造成了严重破坏。
案例四: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失效,火势失控

在某次火灾事故中,商场内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应成为初期火灾扑救的关键力量,但由于长期缺乏维护和保养,系统内的管道堵塞、喷头损坏严重,导致火灾发生时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火势因此迅速扩大,给后续的灭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案例五:
烟雾报警器失灵,延误最佳逃生时机

另一起火灾事故中,商场内的烟雾报警器因故障未能及时发出警报,导致许多顾客和员工在火灾初期未能察觉到危险,错过了最佳的逃生时机。
当火势蔓延至无法控制时,才有人意识到危险并试图逃生,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
三、问题剖析:
管理缺失,责任难逃
上述火灾事故的背后,暴露出的是商场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一方面,部分商场经营者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将经济利益置于安全之上,忽视了消防安全设施的投入和维护;另一方面,消防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盲区,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商场消防安全管理中的违规行为。
此外公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也是导致火灾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对策建议:
多措并举,筑牢消防安全防线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消防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商场等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主体和监管责任部门,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2. 强化监管力度:
消防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商场等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管力度,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消防安全隐患。
同时建立健全消防安全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消防安全监督。
3. 提升管理水平:
商场经营者应切实履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体系,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同时,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4. 增强公众意识: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对公众的消防安全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消防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共同营造关注消防、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5. 推进技术创新: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创新发展。例如:建立智慧消防云平台实现消防设施的远程监控和智能管理;开发消防安全APP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和应急自救技能等。
五、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
消防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商场等公共场所作为人员密集、火灾风险高的重点区域更应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让我们携手共筑消防安全防线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