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9/1/21 10:59:25 |
|
温家宝总理近日在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讨论即将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时指出,今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做好一季度经济工作,将为完成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任务赢得主动,奠定基础,也可起到振奋精神、坚定信心、鼓舞士气的作用。
在经历过去年一年大悲大喜、金融危机的磨砺之后,如何全面理解温总理的话,正视现实,迎难而上,显得格外重要。
当前我们面临的现实是什么?恐怕有这样几个方面不能忽视:一是金融危机何时见底,目前还难以判断;二是第二波金融危机会不会出现,现在难以预料;三是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还有多大的威力,暂时难以把握;四是我国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何时能明显见效,既要观察,更要努力。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一季度的经济指标到底能达到怎样的水平,格外重要。中央要求全力做好一季度的经济工作,不仅要做好数量文章,更要做好质量文章,不仅要做好问题文章,而且要做好结构文章。正因如此,对一些地方出现的虚报投资计划等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目前,经济发展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面对压力,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勇挑重担,认真按照中央提出的各项目标,把保增长、保民生的各项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如何通过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扭转一季度经济下滑趋势,并力争有所反弹,为完成全年经济目标任务创造有利条件。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频繁到各地进行考察、调研,一方面,全面了解当前的经济工作情况,掌握经济发展动态,以便于更加科学、有效、迅速地作出决策部署;另一方面,就是给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鼓劲,增强战胜金融危机、克服经济困难的信心。万事开头难,做好一季度的各项工作,对于增强广大群众克服困难的信心无疑会产生积极影响。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历来就有不怕困难、不怕压力的良好传统,并积累了许多克服困难的经验。关键是,如何激发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内在动力:一是要有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地报道解读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把实际情况告诉群众,让群众认清金融危机的危害和影响;另一方面,要积极宣传中央的政策,宣传中央所采取的措施,宣传我国战胜金融危机的优势,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要将已经取得的成绩及时向社会发布,让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了解我国应对和克服金融危机的情况。
二是要完善加强配套措施。目前,政策已经出台了不少,但是,相关配套措施还需要加强。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围绕这些政策,出台更多的落实措施,以确保各项政策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比如,要努力创造各种就业机会。保就业就是保民生、保稳定,从而实现扩内需、保增长。因此,各级政府各部门应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加强职业培训,积极缓解就业难。要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坚持以民为本,让弱势群体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怀与温暖,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巩固共克时艰的社会基础。
“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既是磨难也是砥砺。只要我们认真按照中央的要求去做,把中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够战胜危机、渡过难关,在这一年保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
责任编辑:秦延超 |
|
|
|
|
|
|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