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2/9 8:50:15 |
|
记者从市农委绿色食品办公室了解到,截至去年底,哈尔滨市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定面积(含山产品和水产品面积)已达3000万亩,有效使用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标志的企业共计238家,认证产品达到2107个,“三品”认证面积、认证数量、认证品质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位居首位;绿色食品企业的营销网络已遍及全国大中城市、沿海地区及亚、非、拉、美20多个地区。
“蓝天、黑土、碧水”打造冰城“三品”
1995年,五常“膳常龙”牌大米面市,哈尔滨成为全省除农垦总局外最早拥有大米绿色食品标志的城市。据市绿办主任张志伟介绍,哈尔滨以黑土作为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性保证,黑土的肥力、理化性质和土质结构明显优于其他各类土壤,其保肥性、保种性和生态性具有明显优势。低温寒冷的气候特征使哈产作物较少受病虫害的侵袭,农业生产中防治病虫害用药少、残留少。生长期雨热同步、昼热夜凉的特点也使哈产作物干物质和微量元素积累多,普遍具有口味纯正、色相俱全、营养丰富的特点,受到市场欢迎。
为使哈尔滨市三品产业从“缓步走”转向“加速跑”,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于2002年成立绿色食品办公室,并不断增加对开发绿色食品产业的资金投入,引导生产企业通过展会和互联网建立市场营销网络,全市“三品”生产基地认定面积、生产总量和总产值均呈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去年哈尔滨市“三品”年生产总量392万吨,共创造产值114.9亿元,生产者年人均收入增加2500元。
近年来,哈尔滨市积极开展“三品”基地的创建和认证,部分区县实施了全程标准化生产模式,并按照“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技术路线,推行“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的全程标准化生产模式。
去年,哈尔滨市分别在在五常、呼兰、双城和尚志建立了”有机米、有机菜、有机肉、有机奶”四大基地。有机米、有机菜已经达到有机转换认证标准,认证产品12个,认证面积21400亩。
市民饮食重健康非“绿”勿扰
鑫良绿色食品特许专卖店是黑龙江省第一家绿色食品特许专卖店。据经理程艳艳介绍,鑫良店前几年年基本都不赚钱,“老百姓不认!都是一样的大米、白面,为啥你家要贵这么多啊!”程艳艳分析说,老百姓健康饮食的消费观当时还没有建立起来。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老百姓开始认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许多市民在品尝过“绿色”和“有机”食品后逐渐形成重复购买,鑫良店终于迎来了它的春天,每年营业额能达到三四百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消费者都把购买的食品是否有益身体健康作为重要标准,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绿色、有机食品,而对知名度高的品牌产品也更有信心。正在店内购买蜂产品的吕女士说:“吃过了‘绿色食品’后,再吃不带‘绿标’的,就会发现二者的口感明显不同———现在都讲究健康饮食,花钱买个健康呗。”
“三品”识别
据了解,经过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食品标志只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种。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按照专门的生产技术规程生产或加工,有害物质残留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符合标准规定的卫生质量指标的农产品;“绿色食品”是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级别比“无公害食品”高;“有机食品”是指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和添加剂,对生产环境和品质控制的要求非常严格,是食品中的“极品”。
|
责任编辑:秦延超 |
|
|
|
|
|
|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