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陈海玲、邱敏、李颖 发布时间:2009/3/3 10:53:38 |
|
中国老百姓的投资渠道只有三条:股市、楼市及存款,因此这三个渠道一定要稳定。
调高个税起征点势在必行,5000元以上才能征收个税。想想看,一个打工仔在北京2000元的月收入都难以养活自己,还怎么能交个税呢?迟迟不提高个税起征点是让整个工薪阶层背上沉重的包袱,而企业家、富人们却能逃税。结果是,中国的消费力提不起来,整个中国经济难以持续下去。
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应该降到2006年年底时的水平,今后每年增长5%~10%,这才正常。
中国的股市应该达到4000点才是合理的,五六年后破万点。当务之急是令股指快速回升,办法只有一个:强制上市公司分红。这样股民们就能分到利润,而不是投资股票价格。上市公司里很多央企都不分红,都留着作为业绩汇报给政府,这些利润到头来还是集中在政府手里,百姓拿不到好处。”
启动内需
偏重国富、民富却不积极
记者:您一直强调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要从“出口、投资、消费”转变为“消费、投资、出口”?
魏杰:投资拉动到一定的程度就必须启动消费,加速解决消费拉动问题。中国人消费低有两个原因,一是收入低。增长并不是全体居民收入增长。国民收入低的原因是国家财政拿走的钱太多了。二是社会保障滞后,我们成为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地区。但现在讲投资大家都积极,提高社会保障就没兴趣。
1998年的时候,当时中国经济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消费结构出了问题。之前我们主要解决吃穿住,到家电、食品、服装等消费市场饱和的时候,就应当引导新的产业如通讯、住房等,但真正启动的却变成出口拉动,以出口退税大面积推动。在国际市场需求等政策的刺激下,我们进入国际市场。本来在2002年可以开始调整这个政策,但我们没有调整,反而推向了极端。这就更加麻烦了。所以在启动内需上我们错过了10年。
记者:具体分析的话,我们应当怎么启动消费?
魏杰:启动内需分成投资和消费两大块,投资包括三部分,一是民生投资,比如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二是生产性投资,集中于对产业的投资,我们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三是资产投资,房地产、股市这一类的。目前这三方面已经全面启动。消费也包括三部分,收入性消费,必须提高国民的收入,信贷性消费,开始启动了,预期性消费,主要是增加信心。收入性消费是最关键的,目前,提高居民收入这一块还有没做起来。
6月份之后,消费还是没有举措的话,还是集中在投资方面,中国经济就会很麻烦。4万亿元投完了怎么办,这样两年之后中国经济就会更糟。我们现在偏重国富,民富大家没有积极性。
经济复苏:
6月三大行业将率先回暖
记者:能谈谈世界经济何时能复苏吗?
魏杰:美国经济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就会复苏。而中国经济在6月份就会有三大行业回暖:钢材、铝合金及水泥。与基础设施建设有关的行业,因为在6月份投资就基本上全到位了。但一些市场供给过剩的消费品生产企业还是没有市场。
可以这么说,中国是救市政策见效最快的国家,这是由它的政治特点决定的,但是最先出现经济复苏的国家我认为还是美国,因为美国的根本经济根基并没有受到影响。目前中国的企业不缺钱,缺的是市场。因此从银行里贷出来的钱相当一部分流入到股市里去了。今年的年信贷增长目标是17%,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我认为这太快了,恐怕会在2012年引发通胀。
贷款利率还应大降
记者: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不少以出口为主的珠三角中小企业纷纷陷入困境。对这些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该怎样看?
魏杰:珠三角企业有不少倒闭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没需求了,短时间内你也不可能找到替代的市场,而且现在企业的生产成本已经很低了,很难再降了。金融危机一爆发,我们老拿自己和美国比。其实哪里一样呢?美国是富人遇到问题,我们是穷人遇到问题。
记者:听你这样说,我们觉得形势很严峻了。那么,珠三角企业摆脱困境、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在哪里呢?
魏杰:珠三角现在有两个机会。第一,多年来快速发展积累了很多财富,现在应该提高自身的公共产品水平。另外,还有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等。第二个机会,是要抓紧时间进行结构调整,要寻找新的产业结构。毫无疑问,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其实,我2002年就去东莞讲结构转型,但是大家讲得很来劲,动作却很少。低小散产业被“淘汰”掉了,所谓的“先进”产业又进不来。这个产业调整实际上是个缓慢的过程。
记者:多年来珠三角外销市场做得很成功。这次金融危机,国际需求减少,使得不少企业遇到困难。根据我们实地采访,很多企业负责人都还是在期待出口市场的回暖,包括新兴市场等等。
魏杰:现在进行结构调整,首先要转型的是思想,否则出口不能恢复了!经过这次金融危机,欧美国家势必要对自身的产业进行调整。比如美国也要转型,他们也要适当做实体经济了。对于珠三角来说,这几年内都会比较难办。珠三角的发展优势就是毗邻港澳,内地大量的劳动力又涌入,劳动成本较低。但现在对企业的技术、人脉、管理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下一代将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人富起来。
金融
危机本身已经到底
记者:一些学者称,更严重的第二次金融危机冲击波马上就要到来,您认为这种情况是否存在?
魏杰:金融危机本身已经到底了,只是它的影响会逐步释放出来,但也已经在淡化了。所有的影响都是在金融领域内的,没有人把这次金融危机叫做经济危机。美国三大汽车企业的濒临倒闭根本原因不是危机,而是三大汽车企业是高福利的企业,它们的内部管理早就存在问题了。
记者:不少人估计中国今年还应有很多个点的降息空间,但是中国已经有一个多月没再降息了,这与市场的预期极大地不同。您认为中国还能有多少降息空间?
魏杰:中国不能再降存款利息了。在中国,货币政策不能过多地使用,要考虑币值的稳定,因为中国老百姓的财产形式大都体现在货币形式上,目前的存款年利率只有2.25%,如果一再降存款利息意味着老百姓的财产不断在缩水。
要降的是贷款利率,增加老百姓及企业的钱,对拉动未来消费有好处。而银行存贷利差的减少带来的银行收入的减少,可由政府来贴息,这就是财政政策了。用一点点钱来撬动市场,比修路修桥的效果要好得多。我认为存贷利差可以缩小到2%,也即贷款基准年利率在目前水平上还可以再降到4%。
中国目前的国家借债占GDP比重是18%,但世界公认的这一数字可以达到60%。目前美国的这一比重是340%,日本是160%。因此,中国还可以大举发债借富人的钱,借他们这辈子也花不完的钱来刺激消费,富人可以赚到利息,穷人及整个社会经济也能得到振兴。
目前,全球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倡导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很不利。中国可以适当减少进口,调整贸易平衡,中国的反应很正常很合理。
|
责任编辑:赵莉莉 |
|
|
|
|
|
|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