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2009/3/6 8:52:39 |
|
黑龙江省如何认识和应对眼前的这场危机?如何推动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省长栗战书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说:“在当下中国经济受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的背景下,应该让老百姓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只有大家坚定信心、积极应对、攻艰克难,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经济主体没有“伤筋动骨”
中国经济时报:栗省长,这次金融危机对黑龙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栗战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金融危机给黑龙江带来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下降趋势明显,企业投资动力不足等问题正在逐步显现;二是受主要能源产品价格大副回落影响,财政收入增幅放缓回落态势明显;三是我省金融发展也遭受影响,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四是由于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影响正在逐步加深,俄方市场需求已经出现收缩态势,使我省部分外贸企业产品积压严重,经营陷入困境;五是近期国际粮食期货市场价格大幅回落,其中,国产大豆与进口价格严重倒挂,国产大豆比进口大豆每吨高800元,导致国产大豆严重滞销,对我省农民增收带来不利影响;六是对我省工业有较大影响,去年1—10月,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回落,我省石油行业利润受到压缩,利税将减少,给我省以油为主的经济结构带来严峻挑战。
中国经济时报:您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当前黑龙江省的经济形势的?
栗战书:总体来说,我省经济主体没有“伤筋动骨”,持续较快发展的大趋势不会逆转。当然我们并不是盲目乐观,这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从我省的发展基础看,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推动发展的动力增强,后发优势明显,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巨大,总体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有很大提高,具备了一定抵御风险的能力。其次,从我省特殊的省情和产业特点来看,经济外向度还不高,虚拟经济比重低,尽管在危机中受到了冲击,但受影响的程度并没有超出我们的承受能力。第三,更重要的是,我省作为农业、资源、能源和装备制造大省,这些基础产业是国家短缺而又必须加强的,其中一些战略物资价格下跌是暂时的,前景依然看好,这一点非常重要。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优势,加快产品优化升级,这些产业必将焕发生机,稳健发展。我们始终对这些支柱产业的主体地位和支撑作用充满信心!
全力保增长
中国经济时报:面对目前特殊的经济形势,黑龙江省在谋划今年经济工作时,主要突出哪些重点?
栗战书:我们把保增长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实施“十大工程”,全力保增长,把保增速作为保增长的基本前提,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另外,务必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紧紧围绕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这个着力点保增长,确保实现5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二是围绕确保石油、煤炭等重点行业和列入重点监控企业不下滑这个侧重点保增长,继续巩固装备、石化、能源、食品等四大支柱产业的基础地位。三是围绕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林木深加工、矿产资源开发等新的经济增长点保增长,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就业人数均增长36%以上。加快培育一批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物流龙头企业。四是围绕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个重要支撑点保增长。五是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保增长,努力解决好教育、医疗、就业等问题,加快推进城镇“三供两治一绿”的实施,努力解决群众生活条件和环境问题,抓好“平安龙江”建设,努力解决社会稳定问题。
|
责任编辑:秦延超 |
|
|
|
|
|
|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