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来源:新晚报 发布时间:2009/3/11 8:50:43 |
|
什么样算是醉酒?只喝酒不吃菜错在哪儿?“人喝傻了”是怎么来的……这些在生活中常会遇到又看似简单的问题,其间大有奥妙。在哈尔滨市,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研究酒,将人们挂在口头的“喝酒伤身”纳入科学系统的研究领域,在黑龙江省首次系统揭示酒对人体的各种损害。
一天不喝就想叫慢性酒中毒
一年前,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酒精滥用与酒精依赖研究专业委员会在哈尔滨市正式成立,并落户哈医大一院,有10名精神病学专业的硕士、博士加入其中展开对酒的研究。
“喝酒上瘾其实就是‘酒中毒’”,团队带头人、哈医大一院精神病学教研室和精神科主任胡建教授说,酒中毒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人们往往不知道某种程度的醉酒或是酗酒,就是一种“中毒”。像大家常说的“酒瘾”,其实是一种病,叫做慢性酒中毒,是由于长期反复饮酒所致的对酒渴求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
通过研究,专家们将“酒瘾“归结为六种表现,即渴望喝酒、强迫饮酒、无法控制;有固定的饮酒模式,定时饮酒;饮酒高于一切活动;耐受性逐渐增加,饮酒量增多;但酒依赖后期耐受性会下降,每次饮酒量减少,可饮酒频率增多;反复出现戒断症状,当病人减少饮酒量或延长饮酒间隔期、血浆酒精浓度下降明显时,就出现手、足和四肢震颤等戒断症状,若及时饮酒,此戒断症状迅速消失;戒断后重饮,如戒酒后重新饮酒,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再现原来的依赖状态。
“喝傻了”的医生回天无术
家住道外区的老赵(化名)今年56岁,但已经有了44年的饮酒史:每天最少都要喝半斤以上、而且都是60度以上的白酒,一天不喝就会浑身难受。在五六年前,他出现了明显的记忆力减退、四肢发麻的现象,到现在,竟然达到了连熟人都不大认识、大小便失禁的地步。到哈医大一院戒酒专科门诊就诊时,医生告诉他的家人,老赵就是典型的慢性酒中毒性痴呆,已经是回天乏力了。
“这就是典型的‘喝傻了’的病例”,据团队成员夏炎医生介绍说,长期酗酒最可怕的危害就是对人的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称之为慢性酒中毒性痴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喝傻了”。而一次大量饮酒,还可能导致精神异常,如果长期反复大量饮酒,则会引起脑功能减退和各种精神障碍,甚至导致不可逆的病理改变。从目前专家们的研究情况看,男性酒中毒的患病率要远高于女性,约为15:1,酒依赖患病高峰为40—60岁,体力劳动者居多。此外,由于饮酒可减少焦虑,许多人在遭遇现实困难和精神压力时,经常出现借酒浇愁的现象。夏炎说,这种长期持续的借酒浇愁也会增加酒中毒的患病率。
专家列举数字劝诫“瘾君子”
据胡建教授介绍,在两年时间的研究里,专家们将饮酒史、临床表现、神经心理测验、头部CT扫描、肝功能和某些营养指标结合起来,研究慢性酒中毒对人体及大脑的损害。由此得出结论,在研究病例中,连续酗酒7.23年的,有92.1%发展成慢性酒中毒记忆障碍;连续酗酒8.72年的,有80.7%出现了周围神经炎,连续酗酒10.83年的,有59.1%发展成了轻重程度不同的慢性酒中毒性痴呆。“这些数字,足以让那些‘瘾君子’引以为诫!”
“像人们常说的‘只喝酒不吃菜’不好,其实也可以从中找到依据。”胡建说,通过研究发现,慢性酒中毒病人因长期大量频繁饮酒和进餐很少,可以并发营养不良。如果近一个月每日大量(约390克)而又频繁(6次以上)饮酒的话,就可导致肝功能异常。综合这些因素的作用,如酒依赖期较长、饮酒量较大、饮酒频率较高、进餐很少、饮酒初始年龄较早、首次住院戒酒年龄较晚,伴发营养不良和肝功能异常等,都可以导致人体大脑的损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急性酒中毒已成为各大医院急诊科经常处理的急症之一,但这种急性酒醉,又被专家们分为普通性、病理性和复杂性醉酒三类,像自制能力差,兴奋话多等属普通性醉酒,酒后紧张惊恐或突然攻击伤人等属病理性醉酒。胡建教授提醒说,醉酒其实并不简单,要通过掌握不同的酒后状态,判定是否需要就医。
|
责任编辑:秦延超 |
|
|
|
|
|
|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