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黑龙江频道 发布时间:2009/4/27 15:17:23 |
|
清河林区新建的产业园区,筑巢引凤、招商引资的工厂、企业一家家落户这里。
四方菌业生产的剌五加茶、脱水山野菜、袋装食用菌等产品,正在装箱出厂;圣业塑料制品公司生产车间里的先进设备吐出一卷卷塑料薄膜,他们正在春播春造季节紧罗密鼓地生产市场急需的各种滴灌管材、米业所需的彩膜、铝膜和农用地膜等产品……广东省番禺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在清河林区招商引资联谊会上感慨地说:“在清河投资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低社会成本、低交易成本,投资回报快呀!”他已在木材深加工的项目上累计投资6,000多万元。
如果,你进入山区,就能看到成片成林的五味子种植基地、蓝梅种植基地、万寿菊种植基地和其它北药种植基地了,它们分布于大古洞、小古洞和西北河三趟沟系,当地的人们说:“这里是绿色银行”。
清河林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兴林富民、增加林产品供给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培育森林资源为基础,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在建设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中,迎来了产业发展的“黄金档”。
2007年,清河林区实现产业产值9.38亿元。同比2006年净增2.48亿元,增长率为39%。
清河林区创新产业发展经营模式,按照“做大做强一批,分块搞活一批,彻底放开一批、产权转让一批,招商引资一批”的原则和专业化生产、多元化竞争、市场化经营、集团化发展的思路,采取一系列主要措施:
一是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实行内部股份制,国有资产一次性有偿转让到位;二是木材生产单位把生产设备和闲置房屋等资产有偿转让给集体和个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三是林产工业实行公司制改造;四是多种经营进行政企分离改革;五是大力发展多元化、复合型经济,全区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五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面焕发企业活力,由原来单一的木材经济转向以木材加工、矿产加工、北药加工、山副产品加工、粮食加工为主导,投资主体多元化、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产业格局主要成果显著,一、二、三产业结构达到15:38:47。生物制药、硅产品生产、塑料产品加工、食用菌保健品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从原料基地、生产加工到市场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他们大力引进循环经济、废物利用、清洁生产等先进技术,在生物介质发电、生物肥生产、食用菌废物回收加工、煤碴制砖等产业中推进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
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林区注重产业基地的发展,按照“小投入、大产出、小项目、大规模,上有形项目,建无形工厂”的思路,发展多种经营,建成了市场前景广阔、竞争能力强的全国最大的3.6万亩五味子生产基地和1亿袋食用菌、1,350亩的蓝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15,000亩的万寿菊生产基地,每年,创造3万个就业岗位,全国各地打工者纷至沓来,在清河安家立业。目前,清河林区社会就业人口达到22,100人,外来务工人员13,000人,相当于原林区人口的两倍。
清河林区认识到,发展壮大林区经济,仅靠自身实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外力发展自己。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他们提出:“你投资,我受益;你发财,我就业”、“但求所有,不求所在”的新理念,树立“亲商、安商、富商”的思想,变过去的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招大引强。采取国有资产配股不控股的方式,在土地使用,政策优惠等方面预以倾斜,招来资金、技术、信息和有先进经营理念的人员,推动国有资本向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部位聚集。
截止2007年底,全区招商引进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18个,总投资近10.56亿元。在全部招商引资项目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6个;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个;已建成投产的项目12个。正茂公司“三联牌”产品,被国家建材局、标准化研究所、中国名牌产品协会授予板材行业“十大名牌”产品称号,其它企业的百叶窗、龙牙肝泰、山珍食用菌等一批产名优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成为出口创汇的外向型经济。
|
责任编辑:秦延超 |
|
|
|
|
|
|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