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09/7/6 9:05:31 |
|
从6月1日到30日,国际原油期价从每桶68.06美元涨至69.89美元,上涨2.7%;在此期间,北京汽油价格却从每升5.89元上调至6.37元,涨幅8.1%。与美国汽油零售价格相比,中国的汽油价格大约高出1.8元。一些消费者很困惑:国内成品油价比美国还高合不合理?如此油价形成机制还算是“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吗?
“相对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消费水平,中国成品油价格偏高了。”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说。他指出,按照目前每升6.37元的油价,剔除政府税收后石油公司真正拿到的销售收入约4.08元。以美国新泽西州为例,折算后每升油价约4.56元,剔除税收后石油公司拿到3.64元;英国国内油价在12.2元时,剔除税收后石油公司拿到3.294元;日本国内油价在7.5元时,税后石油公司实际拿到3.4元。
从剔除税费后的成品油“裸价”可以看出,中国的成品油价格确实比美国高。另外,从石油公司拿到的销售收入来看,中国的石油公司拿到的钱是最多的,甚至高于部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邓郁松认为,美国油价不是政府定价,而是企业自主来定价。我国成品油市场竞争性不强,所以还不能完全通过市场化方式来定价。简言之,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一项关于成品油价格的权威调查显示,93%的受访者表示对一个月连续两次上调成品油价格感到“不适应”。有关专家解释说,这种“不适应”感的产生除了连续涨价带来的消费压力,更多的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消费者焦虑。
|
责任编辑:彭玲 |
|
|
|
|
|
|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