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身背户外行囊,徒步走进荒野,哈尔滨工业大学绿色协会的30余名大学生近日完成了“中国大学绿色教育荒野行动”。在有着中国红松故乡之称的黑龙江省伊春市丰林原始红松林自然保护区中,大学生与大自然“亲密对话”。
在很多年轻人选择城市中的娱乐休闲项目时,哈尔滨工业大学的3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从荒野行动中探寻“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意义,以及工科高校教育肩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在我国目前仅存的保护的最为完整、生态最为原始的荒野地区伊春丰林原始红松林中,大学生们寻找到认识大自然的“天然实验室”,并在这里开展“生态旅游的经济社会调查”。
“荒野行动”的倡导者,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叶平教授说,“‘荒野行动’的目的是培养有环保意识的大学生。作为创建‘绿色大学’的重要内容,‘荒野行动’承担着学习生态和理念、确立生态道德情操并付诸行动的实践教育功能。”
大学生们在原始红松林中不仅仅是外来的旅游者和寻访者,也成为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者,特别是要在我国仅存的原始红松林生态旅游过程中接受“绿色教育”,从中体现经济社会效益,要进行深入的考察、分析。大学生在林区倾听人与红松林,社会与红松林的故事,发现、探索林区技术进步中如何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道路。
据介绍, “中国大学绿色教育荒野行动”是我国“全国大学绿色教育协会筹委会”的标志性活动。哈尔滨工业大学早在1999年就倡导并实施在大学中开设“绿色教育”课程和相应的认识实践活动,目前已经开展了18届。
有专家指出,在中国大学生中开展“荒野行动”不仅仅着眼于认知教育,最为关键的还是道德教育和行为养成。“荒野行动”直接将大学生带到大自然,要求他们身体力行地遵循大自然规律。同学们在行动中不仅加深了理论认识,更从自己的言行中逐渐升华成一种对生态的悟性。(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