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来源:望奎县农委 发布时间:2009/7/29 15:28:10 |
|
望奎县委、县政府和各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紧紧抓住生产发展这一主线,上项目、定政策、帮资金,出实招为百姓点燃了希望的火焰。
栽植“项目花”找准奔富的“定盘星”
农村人多、项目少,或者说真正能够适合农村、农民,又能产生良好效益的项目少。笔者了解到,个别乡镇在发展农村经济和带领农民致富上,缺少农民信得过、效益好的致富项目,即使有几个所谓的特色产业,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形成“气候”。现在有很多乡镇村领导,也都有了项目意识、招商意识,或者是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创办项目。
东郊乡政府为了解决百姓致富没门路、少项目的难题,2000年从山东引进了万寿菊特色经济作物,并建成了东郊乡天然色素有限公司。对种植户给予资金技术上的扶持,并实行订单收购,使种植面积逐年递增,成为全乡的主导产业,每亩创收近千元。如今,东郊乡天然色素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集生产颗粒粕、乳酸、色素油于一体的全省首家万寿菊精深加工龙头企业。
在望奎,像这样的招商引资企业不在少数。北大荒肉业、国能生物发电、天露糖业等一批投资较大的招商项目纷纷落户望奎,为该县项目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培育“打样儿”群体争做致富“领头雁”
如今,农民靠传统的种植、养殖生产方式,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很难达到富裕小康生活,因此,部分农户带头搞起了特色种养、田园经济,搞起了农业产业化,挂靠龙头企业实行“公司+农户”“捆绑”式发展,比起“单打独斗”的农户来,“抗击打”能力要强得多,收入也不菲。
打开资金瓶颈为百姓撑起“保护伞”
一些有头脑、会经营的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独闯天地,干出了一番事业。但在做大的过程中,就需要有人扶持了。有些农民苦于没有资金,一些致富的点子,也都成为“昨日黄花”了。
以望奎县生猪产业为例,在经历了历史上少有的价格低谷后,这个县没有灰心,而是想方设法的帮助广大养殖户破解资金和价格难题。积极对上争取1000万元专项贷款为生猪产业注入活力,其中500万元用于仔猪入栏,养殖户每入栏1头仔猪给贷款50元,利息减半收取(农户承担50%,县政府贴息50%),500万元用于支持大场大户和养母猪大户。同时,县委与北大荒肉业协调,与广大养猪户签订了10万头生猪收购合同,并以6.1元/公斤的保护价进行收购。彻底打消了养猪户因市场猪价走低怕赔钱的顾虑。
付成河经营的望奎镇厢红五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示范小区,他的6栋日光节能温室(4栋建有8m3沼气池和8m3燃池)、12栋阳光塑料大棚,并配套太阳能作业房、节能架空火炕、太阳能热水器、节水滴灌、节能热风炉等,每年可实现经济效益7万元左右。付成河希望能得到相关部门更多的支持,让那座集观光旅游、观光蔬菜于一体的现代化生物园,由梦想就会变成现实。
|
责任编辑:秦延超 |
|
|
|
|
|
|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