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8/7 10:48:35 |
|
年初以来,大兴安岭地区十八站林业局在综合改革的道路上大胆探索,积极构建国有林区管理新体制和经营新机制,实现了职能调整到位、机关瘦身到位、林场转型到位、公司组建到位,初步破解了国有森工企业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全面激发了林区的发展潜力和活力。
去年年末,一场以国有林区森工企业实现政企分开、事企分开、资企分开为目标的综合改革在十八站林业局拉开序幕。他们首先强化森林资源监管职能,剥离了林业局所有经营性资产和经营行为,组建了林业经营公司、资产经营公司、营林公司、境外采伐公司,并对林业局承担的政府职能和社会事务统一归口管理,使林业局真正成为森林资源的管理者和监督者。
目前,该局十八站林场、永庆林场、小根河林场、白银纳林场已全部转型为森林经营管护区,共设管护站84个,管护人员1114人。
同时,他们还对林业局机关进行“瘦身”,按照“精干决策层、压缩管理层、充实经营层”的原则,将10个具有经营性质、管理职能相对弱化的单位和部门整体划入专业公司,将机关科室由原来的24个精简到13个,人员由原来的346人精简到152人,彻底解决了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和冗员过多等问题。
十八站林业局职能的重新定位和林场的全面转型,实现了资源管理权与利用权的有效分开,使林业局职工真正成为了护林人。去冬今春,该局先后查处资源刑事案件9起、林政案件2起,查处涉案人员16人,收缴木材200余立方米,收缴涉案违法所得27.3万元,彻底杜绝了加工厂收取黑材和山场存放黄头木、黑头木等违法违纪现象,资源管理与利用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该局把干部使用权、生产经营权、收入分配权等统统下放,极大地调动了各专业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资产经营公司所属的华驿公司、鸥浦煤矿、石油公司、中心苗圃等4家企业,2008年只赢利721万元,今年这4家企业重组资产经营公司后,在自行承担工资、管理费、折旧费等450万元的前提下,计划上缴林业局利润1800万元。
|
责任编辑:秦延超 |
|
|
|
|
|
|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