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要 闻 | 讴客 | 领导访谈 | 新闻调查 | 企业动态 | 招商合作 | 荣誉殿堂 | 企业内刊 | 专题报道 | 娱乐生活 | 中企论坛 | 中企博客
 
热门TAG:
新闻热线:
0451—82750098
邮箱:
xinjiudan@163.com
首页 > 林业森工 > 正文
伊春城市转型:从“独木支撑”到“多业成林”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日报    发布时间:2009/8/25 11:12:55

资源枯竭,城市何去何从?破蛹成蝶,伊春正在转型。由“独木支撑”到“多业成林”,这座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的城市,正在资源枯竭的伤痛中寻找不竭的发展之路。记者日前来到伊春,亲身感受这座城市的新变化。

把钱用在刀刃上让1.13亿元发挥最大释放效应

汽车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行驶,宛若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远近起伏的山岭上,红松、云杉、白桦、冷杉、落叶松、樟子松密密麻麻,莽莽苍苍。伊春,不愧有“祖国林都”的美誉。

伊春开发建设50多年来,走过了艰辛的历程,也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累计为国家提供优质木材2.4亿立方米,累计上缴利税、育林基金等70亿元,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70岁的田凤云老人是土生土长的伊春人。在伊春市南岔区浩良河镇,老人指着自家门前的公路说,这就是当年运输木材的通道。老人回忆,那时的运材车一辆接着一辆,运出去的都是要两三个人才能合抱过来的大原木。现在,不让砍木头了,这条路也冷清下来。过往的车辆不多了,只是偶尔有小轿车通过。

老人似乎还沉浸在当年的热闹与繁华中。正是因为几十年的超强度采伐使伊春正在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尴尬。伊春林区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步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境地,资源性、结构性、体制性、社会性4大矛盾十分突出,企业债务和社会负担沉重,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再就业压力加大,职工收入偏低,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压力。

愈难弥坚。伊春市始终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解决各种矛盾和困难的根本途径,创造性实施天保工程,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在木材产量大幅度调减的情况下,使伊春的国民经济连续多年保持了较快增长,森林资源过度消耗的势头得到了根本遏制。

国家也适时伸出援手。伊春市发改委副主任、伊春市振兴办主任吴凤祯说,2008年,伊春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已享受到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的支持,这是党和国家对资源枯竭城市的特殊关怀和扶持。去年,伊春市得到国家首批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1.13亿元,今年又得到1.36亿元,这对伊春资源枯竭城市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国家对自己“受伤”儿女的关爱如缕缕春风,令林区百姓感受到温暖和希望。这笔钱怎么花?吴凤祯说,去年按照国家要求,伊春市将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重点用于完善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专项贷款贴息等方面。眼看着自己身边衣食住行发生的变化,百姓连连竖起大拇指。

尤为关键的是,在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的引导下,伊春市去年又投资5.5亿元,集中建设了一批城市供水、供热以及污水、垃圾治理项目;投资5000多万元用于教育、卫生、就业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吴凤祯说,今年,伊春市仍将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把钱用在刀刃上,办几件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保稳定、保发展的大事,放大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的效益,促进伊春资源枯竭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林木经济”到“林下经济”不让“红松的故乡”成为传说

“林都伊春,红松故乡”,许多人是从这句广告语中认识并了解伊春的。为了这8个字,伊春人民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再困难也决不向林子伸手”。他们要让“红松的故乡”成为伊春永远的骄傲,而不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伊春市大力实施“绿色生命”工程,主动调减木材产量,主动停伐红松原始林。在停伐的同时,扎实推进国有林权制度改革。8万公顷试点林地承包任务已全部完成,真正实现了“山定主、林定权、人定心”。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承包职工共完成更新造林8669公顷,其中在无林地、退耕还林地上造林865公顷,成活率均在98%以上。大山的主人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小兴安岭重新披上绿装。他们承诺:再过40年伊春市将还国家一个郁郁葱葱的小兴安岭。

像许多其他资源枯竭城市一样,伊春面临着经济转型的严峻挑战,整个林区都在寻找转型之路。对伊春而言,过去是“独木支撑”,结构调整的空间有限。现在,各个区都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挖掘产业、生态、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多业并举,走出了一条有林区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经济转型的突出特点是因势利导,以“木”为基础,又跳出“木”的局限。

在自家的木耳房里,孙玉柱和他的媳妇正在忙忙活活地给木耳菌装袋。孙玉柱指着木耳菌对记者说,这就是发家的希望啊,现在一年能挣个两万来块钱吧。

孙玉柱是伊春市南岔区三岔河经营所的一名工人。和许多林业工人一样,他也曾在林间做过“砍大木头”的活儿。现在禁止采伐了。孙玉柱和他的工友们开始寻找新的出路。现在,他们不再比谁砍的木头多,而是比谁家种的木耳多。三岔河经营所的“木耳王”一年能挣六七万呢。

在伊春,许多经营所都有种木耳的传统。小小的黑木耳成为林区职工的“聚宝盆”。以前他们主要是在柞木等树段上零星栽种。现在为了节约木材,推动木耳产业的快速发展,基本实现了从段栽到袋栽的转变。一些林场所还因势利导,引导职工种植。将锯末无偿提供给生产户,并提供从拌料、扎袋眼到菌种分级等多方面的技术支持。职工的心里有了底,种植的热情格外高涨。

据介绍,伊春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和家庭经济,涌现出一大批木耳、香菇、药材种植和狐、鹿、林蛙、野猪特色养殖大户,年均增收3500元以上。林区职工增收致富的渠道大大拓宽了。

 

五营林业局把提高产品附加值作为经济发展新的生长点,图为松立果仁加工生产场面。王志富 记者邱成摄

绿色能源“俏”青山打造中国林业的风电之乡

沿着崎岖的山路爬行,来到伊春市带岭区大青山顶部,一番别开生面的景象呈现在眼前:一架架风机随风转动,一股股电流因风而生。这里是大青山风电场。

随行的带岭林业局副局长王佩儒说,眼前这个大青山风电场由伊春兴安岭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投资规模1.3亿元,装机容量16.15兆瓦,年发电量约4000万度,销售收入约3000万元。

大青山风电场规模不是很大,但王佩儒却对它赞许有加。他说,这个项目的成功引进,开创了带岭区乃至伊春市利用绿色能源的先河,对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着里程碑的意义。这个项目对带岭区来说至少有两个作用:一是增加了财源,由于该项目暂时还享受“免二减三”和增值税减半征收优惠政策,现在税收分成仅为增值税一项,但也实现了100万元;二是整合了带岭区的旅游资源,实现了人工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的有机融合。大青山风电场已成为一个重要旅游景点,有效拉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大青山风电场。记者王玮摄

带岭区仅仅是伊春市发展风电产业的一个缩影。伊春市的风力发电从2005年开始建设,现已建成了大青山、石顶峰、耳朵眼山、小城山四个风电场,共安装850千瓦的风机156台,总装机容量达到12.4万千瓦,完成投资10.2亿元。目前,还有一批风电场项目正在建设中。2008年伊春绿色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9012万元,发展势头良好。

据了解,伊春市地处小兴安岭腹地,高山林立,属亚寒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风能资源理论储量924万千瓦,可开发风电资源近188万千瓦,为发展风电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目前,伊春市已测风电场达20个,装机容量可达85万千瓦以上。

优越的资源条件,良好的投资环境,不仅吸引了国内投资者,而且引起了国际和港澳投资者的关注。新加坡隆基国际投资控股集团、香港太阳风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先后在伊春注册了伊春市龙达能源有限公司、伊春太阳风新能源公司,并将在伊春市上甘岭、新青等地区投资建设风电项目。

记者从伊春市发改委了解到,伊春市将依托较为丰富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外来投资企业的积极性和开发能力,建设一批具备一定规模的风电场,同时加快风电设备制造业,形成伊春风力发电、风电设备生产、设施建设、设备吊装安装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并结合促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力争在2015年建成100万千瓦装机容量大型风力发电场,把伊春建成中国林业的风电之乡。

用爱呵护你我共建民生工程打造和谐社区

老百姓的事是最大的事。为了让林区百姓过上好日子,各级政府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入手,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谱写了一曲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精彩乐章。

让林区百姓喝上放心水。

在伊春市自来水公司,总经理王树森介绍,伊春区西城新区只有一条直径为300毫米的单线输水管道,承担着这一区域内企事业单位及上千户居民的供水任务。目前市区供水管网普遍使用年限长、老化腐蚀严重。由于西城新区只有一条输水管线,没有形成环状供水,万一该管线发生事故,将造成新区大面积停水,影响该区域内百姓正常的生产生活。

为此,当地政府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资1400万元,解决市区供水问题,将市中心区水质监测能力由原来的30项检测项目提高到42项常规必检项目,达到国家新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此外,铺设一条直径为500毫米,总长为6989延长米的输水管道。新区输水管道的建成使百姓的生活用水得到了有效保障。汩汩清泉流入千家万户,也流进了林区百姓的心里。

让林区百姓享受社区的和谐与安定。

在伊春区红升街道卫星社区,附近的居民将记者团团围住,诉说着生活的变化与喜悦。白发苍苍的吴月芳老人拉着记者的手说:“我在这个社区住了十五六年了,过去哪有什么活动,街长都在家办公。现在可好了,活动室、图书室应有尽有。社区的环境也越来越好。谁家有困难,大家还互相帮忙。这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

卫星社区办公室的面积并不是很大,但活动室、图书馆、文化长廊等一应俱全。社区主任董红梅忙前忙后,她激动地告诉记者,今年政府投入,她们将把地下室装修,变成多功能活动室,这样就能容纳更多的社区居民参加活动了。

2008年,伊春市利用并在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引导推动下,集中建设了一批城市供水、供热以及污水、垃圾治理项目,包括新建维修改建校舍14.7万平方米,撤并农村、林场所学校21所;全面建立三级医疗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80%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95%; 14.2万困难群众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2.9万户低保家庭得到了廉租住房保障等。林区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正像卫星社区的社区之歌——《用爱呵护你我》唱得那样:“把奉献的歌唱给百姓,让互助来温暖百姓的心窝,用爱呵护你我,共建美好的家园……”

漫山遍野的绿色,沁人心脾的空气,安定详和的笑脸,伊春正在向世人展示它亮丽的风采。昔日的伤痛正在渐渐消逝,今朝的努力昭示着林都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秦延超
分享到: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关闭窗口
 Google提供的广告
 ·相关报道
·伊春城市转型:从“独木支撑”到“多业
 ·评 论
访客:
内容:
频道精选
[聚焦龙江] 喊江节中寻足迹,人与自然共和谐
[视频播报] [资讯]美丽伊春 和谐友好【友好政府
[视频播报] [资讯]建三江八五九 农场一奇葩 萨
[视频播报] 第十二届 中国哈尔滨【华艺杯国际体育
[省内要闻] 伊春市全域旅游建设研讨会启幕
[图片新闻] 伊春首届自然水域夏日狂欢泼水节启幕
[社会新闻] 伊春市文广新局助推“旅游+文化”文化
[聚焦龙江] 哈尔滨地铁二号线世茂大道—冰雪大世界
[聚焦龙江] 松北高新技术片区阿尔巴特街区将成为全
[视频播报] 新思路 开拓创新的枸杞新闻
[聚焦龙江] 未来梦锡林浩特市分公司盛装开业
[聚焦龙江] 大山里的女子养生会馆
[聚焦龙江] 马路杀手(机动车)的背后
[聚焦龙江] 驾驶员注意!我市11处路段划了“黄道
图片新闻 更多
河北崆山酒业集团有
 
雪乡又曝丑闻 监管
最美的雪雕在太阳岛
 
代币虚拟币传销平台
24小时新闻排行
1
旺地健康引领轻创业新风尚
2
2025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暨项目发
3
聚焦海峡两岸姓氏盛会,共叙血脉亲情
4
京津冀退役军人培训盛会即将启幕,共赴
5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巩店镇基层“科技达
6
拥军爱警网与海南省退役军人服务协会共
7
清华认证加持,铭宇轩书法工作室王梓铭
8
利辛伏牛节:中式集体婚礼添彩牛业产业
9
许勤梁惠玲会见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裴金
10
退役士兵母亲病危,爱国拥军联合会紧急
关于我们 | 媒体联盟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CENN周刊 |  法律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京ICP证07504426号 国务院新闻办网备字2006005号 哈公安网监备案证号:2301001222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频道内容:中国企业新闻网黑龙江频道
频道运营:中国企业新闻网黑龙江站 驻哈地址:黑龙江省政府综合楼  
 法律顾问:黑龙江省律师协会国际贸易委员会 副主任律师:刘洪朴
客服热线:0451—82625028(办)   投稿邮箱:xinwenwang200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