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要 闻 | 讴客 | 领导访谈 | 新闻调查 | 企业动态 | 招商合作 | 荣誉殿堂 | 企业内刊 | 专题报道 | 娱乐生活 | 中企论坛 | 中企博客
 
热门TAG:
新闻热线:
0451—82750098
邮箱:
xinjiudan@163.com
首页 > 林业森工 > 正文
黑龙江省清河林区在改革中面临尴尬境地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09/8/28 14:45:05
黑龙江清河林区曾是全国众多陷入可采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从而导致“人向何处去,钱从哪里来”困境的林区缩影,如今,他们在全国森工系统第一个主动提出减少木材产量累计4.6万立方米,不但解决了自身2万多名职工及林区人口就业问题,还吸纳4万多外来人口就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深化的情况下,经济社会表现出强劲活力。  

    有关人士指出,清河的经济生态试验区经过实践证明是一条好路子,但把林业当作林区来经营实际上是“违法”操作,因为原林业局并不具备完备的政府职能。这个问题不解决,清河未来的发展仍面临尴尬。  

    平均每人每天能挣七八十元  

    在清河调研的几天里,听到清河林区管委会主任田喜军询问干部最多一句话是:“工人和大学生招的咋样了,你们得抓紧呢。”和别人忙着减人不同,清河林区最重要的工作是招人,为了招人他们在省级电视台和报纸打广告,从管委会主任到一般干部每人都肩担20到15不等人数的招工指标,完不成要扣奖金。记者走访当地窗帘厂、铅笔厂、药厂、食用菌厂等企业时,发现与繁忙的生产景象不相协调的是几条生产线因工人未及时到位只好停产。傍晚,满载着从五味子基地下班工人的车队排成了长龙,据了解这些都是周边农村招来的农民,在长达7个月的工期里平均每人每天能挣七八十元。  

    这种景象对于过去是个奇迹。10年前由于森林可采资源锐减,这里6千多名干部职工需要分流安置,2万多名非农非工人员曾面临生存困境。      

    记者看到,清河小城镇街道宽敞、洁静,楼房整齐划一,漂亮的沿江公园随处可见锻炼的人群,一座即将竣工的体育馆正在进行馆外塑胶跑道和足球草坪的铺设。从江苏某医院被吸引到清河人民医院的骨科医生张永清说,他仅工资一个月就能挣8千元左右,医院还为他提供了10万元安家费和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住房。林区公安局一位负责同志说,这几年清河人富裕了,犯罪大大减少,森林案件发案数比2000年下降了76.5%,看守所没几个犯人,一些干警只好放假。  

    清河林区党委宣传部长张铁民告诉记者,现在周边农村姑娘出嫁,条件稍好一点就会提出在清河买房居住。小城镇的加快建设,使清河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商品流的汇聚地,据统计,短短几年仅个体户就由84户增加到896户。据了解,到2010年林区还要吸纳二万多外来人口就业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把林业改革换了一个字:林“区”改革  

    林业的改革仅仅是安置分流职工,把企业办社会作为负担推给周边政府,还是面向整个林区人民群众,通过发展地区经济让数万林区人都富起来。作为改革带头人的田喜军勇敢地选择了后者,对此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一是占林区四分之三的非农非林人员是林区的主要负担,改革关键要解决他们的出路;二是把这些人简单推给地方,表面上划分了责任,实质上地方没能力接收,最终将是社会稳定和森林资源保护最大的隐患;三是这些人多是林区开发建设者的后代,安置不好他们对不起为共和国林业建设做出贡献的先辈。  

    正是基于这几点,清河把林业改革换了一个字:林“区”改革。一字之差引发了清河一系列创新举措,迸发出林区巨大的潜在优势。他们在内部实行政企分开,成立清河林区管理委员会,承担政府管理发展林区职能;设立国有林管理局,承担着原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职能;设立林业经营公司,承担木材采伐、营造等经营活动。田喜军解释说,这项改革意义主要在于两点,一是把他过去作为局长即管木头又卖木头的权力改没了,公检法对木材砍伐形成有效监督,通过体制改变保护了森林资源;二作为管委会主任他可以面向数万林区人口主抓林区发展、改善民生的大事。  

    伴随改革清河开始大幅度精简人员,机关工作人员从422人减为185人,林区管委会统一负责开支的职工人数从6997人减少到930人,结果每年国有资产收益、事业费结余不但扭转了亏空局面,还净增收4800多万元,清河把这些钱全部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有林区特色的产业体系,带领全林区人民走向富裕。据统计,2008年全林区人均收入13640元,比2000年增长702%,高出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三倍多;林区职工平均年工资27960元,高出全省城镇职工人均收入3600元,每百户拥有38台私人轿车。  

    经过几年的实践,2006年底清河林区举行新机构挂牌仪式,当旧林业管理局牌子被摘下的时候,围观的数千名群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田喜军至今回忆起来仍掩饰不住激动,他说:以人为本的改革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有了群众的积极参与改革就会成功。  

    在生态保护中创造财富  

    据介绍,过去清河二万多人都吃“木头饭”,森林蓄积1995前每年减少25万立方米,2000年时职工人均年收入2073元。近十年森林蓄积每年增加20万立方米,到现在达1269万立方米,增长了22.4%,与此同时,职工平均年收入增加到27960元,增长1000%。  

    田喜军说,林区蕴含着巨大财富,而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就是生态保护。面对可采森林资源锐减,清河搞内部政企分开,精简人员的同时,将经济结构由“木头经济”向森林资源管护经营、发展经济作物、山下建加工厂等转变。他们把林地分成若干个责任区承包给职工群众经营30年,负责保护森林资源同时个人可在林下栽木耳、养林蛙、打松籽,收入归个人。结果承包户整天用眼睛盯着林子,因为保护不好,林下资源就枯竭了,收入就少了。森林火险还比2000年下降了71%。  

    记者调研时发现,山上林间到处是成片的五味子、蓝莓、万寿菊或是木耳袋。清河林区农委主任凤岐说,清河山上建了六大基地,山下配套搞加工厂,95%是民营经济。其中有全国最大的五味子基地,年产值相当于二十多万立方米的木材销售收入。一些投资商来清河考察,到森林里走一圈,就决定投资办厂,理由就一条:这儿的生态环境保证了产品的品质。  

    记者在山下调研那些加工厂时发现,清河在办厂也处处体现着生态保护意识。最近他们刚引进一个铅笔厂,用的是散落的林区剩余物和选材接头。林区党办主任姜坤说,这些散落的林区剩余物和选材接头过去当柴火烧了还容易引起林火,做铅笔可废物利用而且不需成材。 

    田喜军告诉记者,清河还蕴藏着许多矿产资源,但凡是有损生态的无论有多大经济效益也不开发,因为这青山绿水是他们的命根子。最近,他们借助小城镇建设吸引山上住户向山下移民,目前已有2120户共6300余人从森林腹地迁出,预计明年将全部完成近万人移民,从根本上减轻森林的承载压力,促进森林生态修复。  

    建议人大授权赋予林区相关职能  

    近两年清河在全国森工系统第一提出主动减少木材产量,累计4.6万立方米。他们近十年的改革不但使森林资源生态得以恢复,实现了天保工程提出的“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目标,而且致富了一方百姓,为国家节省了上亿元的用于林区发展的资金,2009年初,黑龙江省森工总局要求各基层单位上报机关和事业单位人数准备涨工资,各个林区都上报了数千人,清河只报了700多人,省里管统计同志以为数字后面漏报了个零,后来经查实才知道清河国家开工资的职工就这么多。  

    清河林区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和黑龙江省新农村试点林区。但随着清河的快速发展,田喜军的忧虑也越来越重。他说,清河搞的经济生态试验区虽经过实践证明是一条好路子,但把林业当作林区来经营实际上是“违法”操作,因为原林业局不具备完备的政府职能。随着清河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就业人口的大量增加,他们每年需要从企业利润里拿出1亿多元来拓展社会建设,一旦企业利润出现滑坡,就无法支撑6万人口城镇社会行政事务的运转。  

    因此,他建议,由于林区与当地政府划界明显,应尽快赋予林区“人大授权,政府派出”的职能,实行“林区区域管理,内部政企分开”,使林区创造的财富通过税收的方式反哺城镇建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林区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秦延超
分享到: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关闭窗口
 Google提供的广告
 ·相关报道
·黑龙江省清河林区在改革中面临尴尬境地
 ·评 论
访客:
内容:
频道精选
[聚焦龙江] 喊江节中寻足迹,人与自然共和谐
[视频播报] [资讯]美丽伊春 和谐友好【友好政府
[视频播报] [资讯]建三江八五九 农场一奇葩 萨
[视频播报] 第十二届 中国哈尔滨【华艺杯国际体育
[省内要闻] 伊春市全域旅游建设研讨会启幕
[图片新闻] 伊春首届自然水域夏日狂欢泼水节启幕
[社会新闻] 伊春市文广新局助推“旅游+文化”文化
[聚焦龙江] 哈尔滨地铁二号线世茂大道—冰雪大世界
[聚焦龙江] 松北高新技术片区阿尔巴特街区将成为全
[视频播报] 新思路 开拓创新的枸杞新闻
[聚焦龙江] 未来梦锡林浩特市分公司盛装开业
[聚焦龙江] 大山里的女子养生会馆
[聚焦龙江] 马路杀手(机动车)的背后
[聚焦龙江] 驾驶员注意!我市11处路段划了“黄道
图片新闻 更多
河北崆山酒业集团有
 
雪乡又曝丑闻 监管
最美的雪雕在太阳岛
 
代币虚拟币传销平台
24小时新闻排行
1
旺地健康引领轻创业新风尚
2
2025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暨项目发
3
聚焦海峡两岸姓氏盛会,共叙血脉亲情
4
京津冀退役军人培训盛会即将启幕,共赴
5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巩店镇基层“科技达
6
拥军爱警网与海南省退役军人服务协会共
7
清华认证加持,铭宇轩书法工作室王梓铭
8
利辛伏牛节:中式集体婚礼添彩牛业产业
9
许勤梁惠玲会见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裴金
10
退役士兵母亲病危,爱国拥军联合会紧急
关于我们 | 媒体联盟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CENN周刊 |  法律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京ICP证07504426号 国务院新闻办网备字2006005号 哈公安网监备案证号:2301001222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频道内容:中国企业新闻网黑龙江频道
频道运营:中国企业新闻网黑龙江站 驻哈地址:黑龙江省政府综合楼  
 法律顾问:黑龙江省律师协会国际贸易委员会 副主任律师:刘洪朴
客服热线:0451—82625028(办)   投稿邮箱:xinwenwang200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