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来源:省安全生产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9/2 16:09:56 |
|
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深刻吸取伊春铁力市呼兰河大桥“6.29”垮塌事故教训,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层层制定工作方案,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桥梁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经过排查,进一步核实了全省国、省干线公路桥梁技术状况和评定等级,以及桥型、建设年限等主要指标,特别是进一步摸清了危桥、双曲拱桥的基本情况。目前,全省国、省干线公路已排查桥梁2721座/166668.6延米,其中大桥及特大桥355座/83372.1延米;中桥937座/55777.395延米;小桥1429座/27519.1延米。经排查认定,全省共有一类桥梁1434座/80237.1延米,二类桥梁749座/67423.6延米,三类桥梁275座/16072.1延米,四类桥梁179座/9394.3延米,五类桥梁84座/3540.9延米。
为确保公路桥梁通行安全,严防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省交通运输厅采取七项应对措施。一是依法治理二级公路超限超载、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把全省二级公路超限超载率控制在4%以内,确保全省公路基础设施完好。二是对经排查确认存在隐患的桥梁立即研究当前状况下具体通行方案,保证过往车辆安全通行。三是加大日常养护检查力度,增加汛期桥梁巡查频率,查找桥梁存在薄弱环节,防止隐蔽工程的小危害酿成大问题。四是聘请桥梁专家或委托国内具有专业检测资质的桥梁检测机构对全省四、五类危险桥梁、双曲拱桥及特殊结构大桥进行全面检查,找到问题根源,提出切实可行的维修加固或改造方案。五是进一步健全、落实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明确各级桥梁养护管理工程师职责,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为桥梁安全使用、正常运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六是制定完善桥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信息上报、分级响应、交通保障与恢复、事故调查等方面工作,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七是建立健全桥梁技术管理档案,及时更新桥梁技术数据,监测桥梁养护管理动态变化,为桥梁养护管理提供真实完整的技术及管理资料。
|
责任编辑:秦延超 |
|
|
|
|
|
|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