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日报 发布时间:2009/10/27 10:58:34 |
|
迎春林业局的秋收工作于9月底由东向西全面展开,目前大豆、玉米的秋收已近尾声。今年,全局秋收面积22万亩,其中大豆10.3万亩,玉米5.5万亩,杂粮6.2万亩。
大豆未收先“嫁” 葵花子早找“婆家”
大豆收获在还没开镰前,索伦农场就有2600亩大豆、7600亩红小豆、4300亩红芸豆分别与白桦实业集团和虎林兴垦农贸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其它农场如光明农场的18000亩大豆、800亩红小豆、3200亩红芸豆及曙光农场的3400亩红小豆、200亩红芸豆也陆续与其它农贸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
方山林场的种植户韩库,往年按传统模式主要种植大豆,品种单一,效益不好。去年得知葵花仔紧俏,他当年就种了200余亩的葵花子,秋季获得了大丰收,仅此一项就获利近10万元。今年,他联合其他种植户种植的葵花子还没等播种,由于品质好,多家收购商找上门来与他们签订了收购合同,为产品早早找到了“婆家”。
今年全局种植的大豆虽然遇到百年不遇的低温多雨灾害,但他们从管理入手,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作业标准,使大豆收成、品质依然不次于往年,因此吸引了众多的客商。
特色唱“主角” 收入节节高
此前,全局的林、农场已提前开始收获成熟较早的角瓜、红小豆等经济作物。如今,迎春林业局已建立起了白瓜子种植基地、红小豆种植基地等多个农业特色种植基地,种植户们瞄准市场,让特色农作物唱“主角”。
去年曙光农场一职工根据市场信息获悉,红小豆产品这两年很受欢迎,根据这个市场信息,他与其他种植户联合种植了数百亩的红小豆,当年就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今年看着地里长势喜人的红小豆,他乐得合不拢嘴。
在迎春局,以前只有在距城镇较近的地方才能见到的甜玉米、黑玉米以及特种瓜果、蔬菜等“新奇特”农产品,如今在偏远的林、农场也可以见到。这是种植户近年来不断追求“新奇特”的结果。种地讲效益、种绿色、求新求特,已成为迎春局各林、农场种植户抓增收的新潮流。光明农场种植户赵亮抓住了人们追求“新”的心理,大胆引进了日本甜香瓜,经过试种,效益远远高于普通香瓜。
|
责任编辑:秦延超 |
|
|
|
|
|
|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