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副省长张建星哈洽会展馆现场接受本网记者采访
中国企业新闻网黑龙江频道讯(记者周霞)在第二十三届哈洽会的开馆日,记者在展馆现场就黑龙江省的投资环境、中小企业发展等问题采访黑龙江省副省长张建星。
记者:本届哈洽会国内有港澳台地区,17个省、市、自治区的企业和2个行业协会报名参展,国外有韩国、德国等21个国家的62个组织机构参展,可以说是盛况空前,那么近年来,黑龙江省在优化投资环境方面都做了那些工作?
张建星副省长:黑龙江发展环境优良,我们加强合作有着可靠的保障,《淮南子》中说到“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我们将用硬措施优化软环境,着力打造开放龙江、法治龙江、诚信龙江、活力龙江和服务龙江,吸引人气,汇聚商气,增加财气,努力为投资者提供机制活、商机多、回报高的发展环境和创业沃土。
一是塑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形象。我是从天津调到这里工作的,以我工作的体会和经验,黑龙江是一个大气、开放、包容的地区,这和她的历史沿革有关,黑龙江是一个移民城市,从这个意义上讲,她和深圳没有区别。大家看过电视剧《闯关东》,现在在黑龙江工作的同志们,他们的祖辈就是最厚道的山东人,是闯关东过来的。大家知道开垦北大荒,全国,特别是部队的很多同志北上到黑龙江开垦这片土地;会战油田、打造大庆石油工人也来自祖国各地、五湖四海;文化大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北京、上海、天津、成都各地涌来了大批的知识青年,我们省政府班子里的一些老领导就是天津的知青。所以说这是一个包容的社会是和她的历史有关,她是一个移民的社会;她最大的特点是包容、开放,她最突出的性格是大气。我希望大家看好黑龙江也看好这个地区的人民。
二是完善更加公正的法治环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治环境是最重要的投资环境。环境好不好,直接体现我们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水平。我们的政府将全力打造诚信政府、法制政府、服务型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做到司法公正,依法护商,确保投资者的利益不受侵害,让投资者能够安心投资,省心创业,放心发展。我们要建设一个宜居的黑龙江,首先要打造一个宜商的黑龙江。
三是营造更加诚信的社会氛围。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市场经济最硬的“通行证”,是地方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我们将继续加大“诚信龙江”建设,各级政府切实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讲感情、重承诺”;企业要严格按合同、契约办事;公民要诚实守信;全社会要强化信用监管,建立诚信激励机制。让投资者在龙江创业感到安全放心,舒服幸福。
四是予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我们愿意把最好的资源让投资者开发,把最宝贵的土地让投资者利用,把最充裕的能源让投资者使用。政府的产业资金将一视同仁地给予扶持。还将根据投资者要求,因企制宜,因项目制宜,特事特办。
五是提供更加优良的公共服务。将专门为投资者开辟“绿色通道”,提高行政服务效率,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审批环节,采取一事一议、现场会公等办法,竭诚为投资者提供最热情、最便捷、最优质的服务。并诚请所有的投资者做我们改善环境的监督员,督促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让投资者称心满意,使合作更加和谐融洽。
记者:《黑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于2012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队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有那些促进作用?
张建星副省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中小企业取得了历史性大发展,已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应该看到,由于多方面原因,我省中小企业无论是发展速度、规模,还是质量和发展水平,与沿海发达省市相比都存在着一些差距。除了客观因素之外,与我们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政策落实不到位、发展环境不够宽松有着直接关系。中小企业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活力所在,是今后加快发展的主体力量。
我省经济要实现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必须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当前要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要抓好条例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组织宣讲解读条例,各级政府和中省直部门要制定条例的配套政策,把条例的贯彻与国家对小微企业优惠政策落实结合起来,与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结合起来,与国家提出的“中小企业服务年”结合起来,使广大中小企业了解条例、政府部门服务企业、执法部门依法行政、社会各界广泛监督。二是找准难点、突出重点,扎扎实实为企业办实事。着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投资难、创业难”。要建立小企业信贷奖励考核制度,支持发行中小企业债券,积极引进民间风险投资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的支持,扎实有效增加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不定期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三是进一步加大民间投资。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所有行业和领域,切实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和参与重点产业项目,加大非公经济投资占产业投资的比重,增强我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活力。四是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要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充分利用我省作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试点机遇,加快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形成省、市、县和社会服务资源的四级联动的服务网络,实现中介服务机构与中小企业的有效对接,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问题。组织专家和服务机构深入企业,开展送技术、送管理等多项咨询活动,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要解决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难点问题,培育“万名小老板”,扶持1000户成长型中小企业,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培育体系和服务体系。五是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省非公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定期召开非公经济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涉及非公经济发展的难点、重点问题,破除一切阻碍非公经济发展的观念。政府各部门要切实转变作风,强化服务,形成强大合力,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营造良好的政策、市场、法制和舆论环境,促进全省中小企业实现跨越式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