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日报 发布时间:2013/3/9 10:50:14 |
|
天保工程十四年换来绿水青山
大兴安岭生态价值增长二点七万亿
近日,记者从大兴安岭地区获悉,自1998年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大兴安岭地区14年间累计创造生态价值达2.7万亿元。截至2012年底,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678.4万公顷、5.38亿立方米与81.23%,分别比天保工程实施前增加29.9万公顷、2600万立方米以及提高3.58个百分点。
据悉,近年来,大兴安岭林区坚决落实减产政策,严格控制资源消耗,使森林资源向加强保护和加快培育转变。目前已停止主伐生产,木材产量由天保一期工程的每年214.4万立方米,调减到56.5万立方米,调减幅度达到73.6%。2012年林区全面加强生产源头管理,开展凭证采伐、木材加工厂及木材产销存情况专项检查,木材检查站定点严把运输关口,执法人员采取夜间上路巡查、深入装车现场监装、开箱检查铁路集装箱和盖车等方式,消除监督检查盲区。
据了解,大兴安岭林区加强管护体系建设,建立了全区管护机构和管护网络信息系统,推行“林农联合管护”和“管、育、用”一体化森林经营机制,开展管护经营责任区区划,共落实管护总面积766.9万公顷,落实管护人员2.4万多人,实现林业用地管护全覆盖。加大营造林工作力度,重点实施了森林植被恢复、森林后备资源培育、“两江”流域治理、自然保护区建设、森林防火等五大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2012年,全区完成森林改培补植补造20万公顷,义务植树102万株,村屯绿化5060亩;完成抚育补贴试点249.24万亩,补植补造28.6万亩。有害生物防治作业面积64.64万亩,无化学防治、无公害防治率100%。
|
责任编辑:孙洪涛 |
|
|
|
|
|
|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