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被纳入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计划以来,黑龙江省垦区按照省农垦总局党委关于林业超常规发展的要求,经全垦区上下的积极努力,取得阶段性的成果,累计完成三北四期防护林造林56.56万亩。全垦区三北四期防护林造林涉及9个管理局的各农场,共计投资18366.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7345.5万元、地方配套投资11021.1万元。
三北四期工程实施以来的这十年,也是垦区三北工程区林业发展最快的十年。通过实施主要干线公路绿化带、成片林地、平原农田防护林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工程区林木资源大幅增加,全垦区森林覆盖率增加了1个百分点,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四期工程营造农田防护林27.54万亩,在降低地表径流、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遏制风沙侵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植被还改善了立地条件,增加了土壤湿度,形成了适宜周围农作物生长的小气候环境,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稳产、高产,为保护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的生态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根据东北林业大学向开馥“东北西部与内蒙古东部防护林建设研究成果”,500米×500米的林网内,粮食平均增产可达19.8%。据此指标测算,四期工程完成后,可有效保护农田24375公顷,年增产12700吨粮食,折合人民币1270万元。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粮食产量逐年增长,保证了国家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的实施,调动了全省垦区广大干部群众造林的积极性,提高了造林护林的自觉性,增强了广大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为生态环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结合以村庄绿化为重要内容的全垦区文明生态村建设,使农场的人居环境也有了极大改善。村庄绿化在改善了村容村貌的同时,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培养了人们植绿、爱绿、护绿的意识,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时,也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农业富余劳力的转移,对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