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黑龙江省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了丹顶鹤野化放归活动,共有10只人工饲养的健康、成年丹顶鹤放归大自然。
多年来,为挽救世界濒危物种,扩大丹顶鹤野生种群数量,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展人工驯养繁育丹顶鹤工作。通过三十多年努力,在人工饲养繁育丹顶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建立了300多只丹顶鹤人工繁育种群,实现了丹顶鹤由笼养到散养,再由散养鹤后代向野生鹤种群过渡的野化模式。
此次活动由国家林业局安排,由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黑龙江省林业厅、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和黑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主办,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承办。在丹顶鹤野化放归仪式上,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李延芝宣布丹顶鹤野化放归活动开始,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巡视员孟沙及省林业厅副厅长杨国亭在仪式上致辞,齐齐哈尔市委书记韩冬炎参加了放飞仪式,放飞仪式由齐齐哈尔市副市长吴刚主持。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保护区作为我国最大的保护丹顶鹤的自然保护区,是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成立以来,通过一系列措施,较好的保持了扎龙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景观原始性,目前,保护区野生丹顶鹤的种群数量达到300只左右。
据扎龙保护区养殖专家介绍,此次野化放归的10只丹顶鹤年龄是4至5岁龄,全部是身体健康的成年鹤,且已经成功配对,放归野外后它们能够快速筑窝安家,繁育后代。这批野化放归的丹顶鹤繁育的后代,将加入野生丹顶鹤行列,与它们一起生活繁衍和迁徙,有效增加了野生丹顶鹤种群的数量。
截至2011年底,扎龙保护区已累计成功繁育丹顶鹤近800只,累计野化放归丹顶鹤260多只。为掌握散养丹顶鹤野外分布情况,保护区先后用带脚环的方法跟踪监测,目前多只带“身份证”的扎龙丹顶鹤相继在江苏盐城和韩国铁原等地发现,为扩大丹顶鹤种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