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的一家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很少有市民将过期药品送来。偶尔有人送来,也是询问能否换成新药,是否有补贴。
家中的药品过期后,丢弃是大部分市民通常采用的处理方式。(详见版面图)
编者的话:
如今,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不少家庭都存有备用药品,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家庭过期药品。
近年来,我省各地相继开展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活动,设置过期药品回收箱,但一直叫好不叫座。原因种种,如政策不配套,回收手续不够简化,缺乏激励机制等,药品生产企业、药店、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均不高。
然而,妥善处置家庭过期药品,事关公众利益,不容忽视。过期药品含有化学成分、重金属,属重要环境污染源,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过期药品一旦被非法分子重新包装,二次流入市场,更是隐患重重。因此,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尽快出台行之有效的措施,让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实现规范化、常态化和长期化,不要把它拖成“老大难”。
药店冷对药品回收
近年来,各地开始探索建立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机制。2008年起,福州市相继在165家定点药店建立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回收效果如何呢?连日来,记者调查发现,现状不容乐观。
药店冷对药品回收
镜头一:“回收成本高,还要补贴车费”
时间:5月22日上午
地点:鼓楼永寿堂医药商店
记者拿着一袋过期药品走进该药店,表明有过期药品需要回收。店员表示,先做好实名登记,再将过期药品放在店里,等公司来统一处理。记者问,是否可以以旧换新或者折价?店员无奈地说:“我们回收完药品,放在箱子里,公司还要找专车,将药送到垃圾场统一销毁,这还得花上一笔钱。我们是义务回收,没有以旧换新或者折价。”
记者了解到,这半年来,该药店回收到的过期药品不到一小箱。“回收要实名登记,还要到指定药店,大家都觉得实在不方便。我们回收得登记,公司要花车费,销毁前还要拍照,回收成本高,处理过程又麻烦,我自己家里的过期药品,都没拿过来。”这名店员说。
镜头二:“自己在家处理就行,不用拿过来”
时间:5月22日下午
地点:井大路榕参医药连锁药店
听说记者有过期药品需要回收,店员冷冷地说:“过期药品自己在家处理就行,不用拿过来。把口服液拆开倒掉,打开胶囊把粉末倒了,把药片剪开就好了,我们回收后也是这样处理的。”记者问:“我上网查询到过期药品的污染程度高于废电池,随意处理不是会对环境产生巨大污染吗?”店员立即改口:“我们都是统一拿到公司去处理的。”
离开前,记者看到一个印着“福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制”字样的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箱,静静地“躺”在不显眼的角落。
镜头三:“个别时候有收,但现在不收”
时间:5月22日下午
地点:五四路健和堂医药商店
“今年我们还没有做过期药品回收的活动。”店员说。记者表示:“我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看到贵店属于固定回收点。”“哦,去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我们这里放置回收箱,那一段时间有回收。一个月后,箱子收回去了,我们就不再回收过期药品了。”店员回答。
记者还了解到,该店并没有长期开展药品回收活动,只在每年的“3·15”或者8月、9月等固定时段,他们会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回收换购活动。随后,记者又打电话随机采访了七八家定点回收药店,得到的回答与这家店几乎一致。
缺乏扶持,回收一年不如一年
据了解,2008年8月,福州市在省内率先在定点药店建立65个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统一设置回收箱,并要求定点回收药店建立严格的回收登记制度,实行专人负责、专册登记,妥善保管回收药品,最后统一销毁。2009年,又新增100个定点回收的药店,总量达到165家,每个街道、乡镇至少有1个回收点。
回收效果如何呢?记者了解到,2008年设立的65个回收点,第一年回收家庭过期失效药品309个品种、1381盒(瓶)、金额8688.5元,此后4年的数据没有统计。福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处相关负责人称,回收效果不理想,呈逐年下滑趋势。
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缘何遇冷?调查中,记者总结出三大原因。
首先,老百姓没有得到实惠。采访中,一些市民说,处理过期药品,找个垃圾箱随手一扔,肯定比去定点药店方便,且不说那些定点药店距离不近,他们有时还要承受店员的异样眼光,谁上药店不买药而是去交过期药品!如果过期药品可以折价或者换点生活用品,他们还是愿意跑一趟,可实际上药店并没有利益回馈。
其次,药店和药企无利可图。一名定点药店老板告诉记者,2009年他决定参与定点回收,是为了提高门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这并不能增加门店的经济效益,加上定点药店没有享受政策性优惠,所以现在他的热情不高。采访中,一些省内药企也表示,他们主要对库存的过期药品负责,对于家庭过期药品,没有义务回收。
再次,缺乏政策和资金扶持。福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处相关负责人说,过期药品的处理包括回收、销毁环节,本应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环保等部门共同来执行,可目前只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了部分职责。目前,对于过期药品回收及处理到底该归哪个部门管,政策不明确,也没有扶持资金。“以运送过期药品去焚烧销毁为例,每公斤产生2.7元运费,这还得从我们的日常经费中列支,政府没有专项拨款,更不要说让药店折价回收过期药品或者配发一些生活用品。”
记者还获悉,针对过期药品,个别药企在福州举办过换药活动。如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每年换药仅限两个工作日(3月13日和8月13日),居民可拿着过期药品,到指定地点免费更换。不过,福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因牵涉到经济利益,此类换药活动不可能普及化、常态化。
破局很迫切,专家给出建议
福州165家定点回收药店陷入尴尬,省内其他城市也面临着同样窘境。
近期,媒体相继曝出泉州、厦门等地的过期药品回收,陷入“认识有误区,居民不知情,企业不积极”境地。泉州国大药房连锁公司质管部经理黄艺花告诉记者,该公司从2011年6月开始回收药品,到当年12月共回收了2930盒药品;然而,2012年一整年只回收了2312盒。
5月16日,沙县首次确定5家过期药品回收定点药店。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对于配套资金如何来、市民实惠如何回馈、药店积极性如何激励等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如何让药品回收真正发挥作用?监管部门和专家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福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处相关负责人建议,针对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政府应专门出台政策,明确各有关部门在每个处理环节的职责,还要拨付配套资金,用于回馈市民及支付药品收集、运输、销毁的费用。他认为,“大药方”和“小药箱”是家庭过期药品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要限制医疗机构的开药量,鼓励药店探索大包装药品分拆零售的模式;另一方面,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过期药品危害的认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从源头上减少家庭过期药品的产生。
福州大学法学院丁兆增教授呼吁,将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纳入国家药品管理法范畴,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或制定专门的《药品回收法》,明确药品回收的责任主体、监督主体、奖惩细则等,使药品回收更具操作性。对乱丢过期药品的行为,应加大处罚力度,药店若随意处置回收来的家庭过期药品,可处以暂扣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对于情节严重的药企、药店或个人,可以“投放危险物质罪”予以刑事处罚。
一些药学专家还表示,如果缺乏以旧换新实惠和折价优惠,以定点药店回收过期药品的方法并不理想,可将回收渠道从药店挪到社区和居民小区,争取每个居民小区设立一个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箱,由环卫部门定期上门收集,集中销毁。
链接
国外如何处理家庭过期药品
美日 药商上门换药
在美国,市民使用的药品刚过期,药品生产企业就会上门回收。客服人员上门提醒客户在何时买过什么药品,已经过了保质期。如果市民家里的过期药品没有用完,拆过的折价回收,没有拆封的则按照统一零售价的一定比例回收。这时,市民只要补足差额,就可以得到新药。
在日本,药厂推销员上门推销药品时,先将药品免费放在客户家中,以后会每月登门拜访一次。主要是收取已经用过药的药费,同时免费更换过期的同类药品。
英国 家庭少有库存药
英国对药品的监管非常严格。过期药品一定要放进一个标有“过期药品”的垃圾袋,而且对玻璃瓶包装和塑料包装要区别对待。过期药品一定要分类处理,否则个人会有“不良记录”,和交通违章一样,影响到诚信度。所以,英国人绝对不愿因随意处置过期药品,而被烙上“不良记录”的印记。
法国 设专门回收点
法国每年都要处理大量药品垃圾。这项工作主要由制药企业出资负责,他们会在各个药店设立专门的药品垃圾回收点。法国药店里通常备有两种箱子,一种标有“可再利用药”字样,另一种则标有“待销毁”字样。过期但还可以再利用的药品送交有关部门,完全无用的过期药品则焚烧处理。 本文来源:东南网-福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