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来源:云南网 发布时间:2013/6/10 15:30:21 |
|
“以前我们国家开放主要是面向太平洋(601099,股吧),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由当初的沿海开放、沿江开放,转向与沿边开放并存的格局,所以就要求云南省在开放的过程中发挥出面向西南开放的优势和作用。”云南省建设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李金泽说,南亚国家商品展升格为“中国—南亚博览会”后,不仅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博览会,而且还是作为中国面向西南方向改革开放的“高地”在全力打造,这势必将推动云南对外开放进程的加速。
确实,打开中国地图,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西北部的边疆有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再顺时针到我国东北边境有中国东北亚博览会,而到西南边陲有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及永久落户昆明举办的中国—南亚博览会,5个以“中国”冠名,并与境外某个区域相称的博览会,无疑印证我国政府,正由沿海开放、沿江开放转向沿边开放。
由沿海沿江 转向沿边开放
李金泽说,2011年的时候,国务院颁布了《加快建设云南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指导意见。去年,国家又批准了桥头堡的总体规划,这两个政策性的文件,标志着桥头堡建设上升到国家层面。
面向西南的桥头堡,在李金泽看来,是指东南亚和南亚,当然像新疆这边主要是对西亚的开放,广西主要是对东盟的开放,所以就方向来说,给云南的方向很明确。从对内来说,中国还有一个对内开放的问题,云南处于西南的边陲,比较闭塞,不是处于中国的要道,要向国内、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开放。
所以桥头堡建设,国家对云南省的发展定位提出了5大目标,即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一个门户。把云南建设成沿边开放的试验区,还有企业走出去的先行区。建设成为西南外向型的特色产业基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强调要建设成为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示范区。
“南亚国家商品展升格为"南亚博览会"后,显然突破了云南省的地域范畴,上升为我国政府开展对外交往合作的平台,将在更高层次上发挥云南省对外开放的前沿和窗口作用,促进云南省与南亚、东南亚,甚至世界其他国家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务实合作。”
曾任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中国驻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大使的周刚说,南博会对于云南省这样一个边疆内陆省份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抓住机遇,利用好南博会平台,对加快云南省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转型意义十分重大。
互联互通 提升区域竞争力
首届南亚博览会前3天的交易成果,从侧面也印证了周刚的说法。
据南博会组委会统计显示,本届会展第3天,各项外经贸签约成交金额147.18亿美元。其中,进出口成交50.56亿美元,利用外资签约68.14亿美元,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签约28.48亿美元。而在利用外资方面,签约项目30个,累计金额68.14亿美元;项目涵盖旅游、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商贸、环保、现代物流、矿冶、金融等领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方面签约项目14个,累计金额28.48亿美元,项目主要涉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以及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老挝等东盟国家。
尽管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李金泽仍建议:“要利用好南博会这个区域平台,共同制定一些规划,比如说互联互通的规划、经济的规划等,我们要从开始做好基础工作,做好规划,特别是有一些大的项目,基础设施的项目,互联互通的项目,我们现在不着手的话,要实现区域经济的繁荣富强和竞争力的提升,是有点难度的。”
对上述提议,来自孟加拉的达卡工商联主席萨布汗说,从2004年开始,孟加拉就在积极参与中国南亚论坛,我们称为CSABF,这个论坛非常成功,今年到了第八届。中国—南亚商务论坛的主题是,通过地区的合作来实现共同的发展,而我们相信企业的国际化在不断促进相互之间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印中促进中心主席萨哈利亚先生则认为:“21世纪是属于亚洲的,而中国和印度则将引领亚洲未来的发展。现在南博会的举办,可以让我们共同探讨商机,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加强几国之间贸易的联系和往来。”
因此,无论是萨布汗还是萨哈利亚,他们均认为,有了南博会,才让大家走到了一起,才有了交易、学习、互访等活动,显然这将加强中国和南亚国家的友好合作,也将加快云南与南亚、东南亚,以及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对外开放水平进程。
|
责任编辑:孙洪涛 |
|
|
|
|
|
|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