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哈市种粮大户主要集中在通河县 “70后”成种粮大户主体 |
|
来源:东北网 发布时间:2013/6/20 9:34:24 |
|
为了解哈尔滨市种粮大户生产、经营、销售等情况,近日,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在19户种粮大户中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种粮大户规模收益明显,经济效益提高,但受资金短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影响,种粮大户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受到制约。
种粮大户集中在通河县 70后成种粮大户主体
调查显示,2012年全市拥有种粮大户19户,其中,6户超级种粮大户,13户种粮生产大户。近九成种粮大户主要集中在通河县,超级种粮大户主要集中在通河和木兰县,种粮生产大户主要集中在通河县和松北区。半数种粮大户属于40岁以下年轻人,是种粮大户的主体;年龄在41-50岁的占13.0%;50岁以上的占37.0%。种粮大户主要经营者的文化水平不高。
八成多种粮大户粮食收入增加
2012年种粮大户粮食收入同比增加的占84.2%,减少的占15.8%。2013年种粮大户粮食种植面积53916亩,同比增长5.7%。
调查显示,种粮大户对我省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效果满意度高,满意度达100.0%。当问及“您对我省实施的财政补贴政策是否了解”时,表示非常了解的种粮大户占89.5%,表示了解一些的占10.5%。当问及“您对财政补贴申报和确定程序是否熟知时,表示完全熟知的种粮大户占68.4%,表示基本熟知的占31.6%。2013年与2012年相比政府对粮食生产大户的扶持力度明显加大。九成以上种粮大户认为国家扶持政策到位,种粮有利可图。
五因素制约粮食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由于种粮资金较大,不仅需要缴纳承包租金,还需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而贷款手续复杂,贷款金额小,难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94.7%的种粮大户认为资金短缺制约了粮食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由于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排灌设备老化,农田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种粮大户认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粮食生产规模扩大的另一个因素。
种粮成本增长过快。“三高”催生种粮成本增加:农资价格高;人工费用高。种粮大户为记者算了一笔帐,2012年雇工一天需要120元左右,2013年雇工一天需150元到200元左右。雇工难、人工成本高已成为种粮大户发展粮食生产的一块心病。租金高,技术服务难,粮食储存难成本的增加,使种粮利润空间逐步缩小。
技术服务难、粮食储存难,也是困扰种粮大户的难题。特别是遇到阴雨天气,晒谷成为困扰他们的一个难题。
|
责任编辑:孙洪涛 |
|
|
|
|
|
|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