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暴雨致严重洪涝灾害——
自6月份以来,黑龙江省暴雨频繁,雨区集中,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导致大江大河水位普遍偏高,多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水库蓄水偏多,部分市县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面对严峻的灾情,黑龙江省政府和化工企业积极备战,编织起化企安全“防洪网”。
记者了解到,黑龙江省此次暴雨雨区较为集中,齐齐哈尔东南部、大庆、哈尔滨、牡丹江西部、佳木斯西部、鹤岗北部等地连续出现强降雨过程。而大庆是我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齐齐哈尔是重要的装备制造生产基地,牡丹江、佳木斯、鹤岗等市又是黑龙江东部煤电一体化基地的重要城市。
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一厂在汛期来临之际,未雨绸缪,保证生产装置安全生产。“上周的几场强降雨天气没有给各装置的正常生产带来影响,说明各车间防汛准备工作和抗洪能力都比较好,未来几天还有降雨,请大家继续做好相关工作。”该厂调度长郭英爽在全厂调度会上对防汛工作进行着点评。
入汛以来,该厂高度重视防洪防汛工作,成立专项检查小组,由调度室牵头,对重点防洪部位、防洪物资准备和雨水外排设备运行状况等方面开展全面排查,确保将连续降雨对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并利用分厂调度会等平台实时讲评检查情况,及时开展整改纠偏,协助车间做好防洪准备。此外,他们还鼓励各车间深化交流,互通有无,集思广益。
该厂裂解装置区南侧路面地势较为低洼,一遇雨天,四周的雨水便会汇集于此,为保证排水畅通,不定期清理雨排底部污物成了车间员工烦心却不得不用心去做的事。今年,车间设备组在检修时受到启发,利用检修边角料给雨排也加上了篮式过滤网。“有了这个过滤网,容易堵塞雨排通道的泥沙、树叶等杂物便可以‘一网打尽’了。”裂解车间安全员王晓飞向前来取经的兄弟车间同事们展示着自己车间的防汛新“家什”。
系统车间的雨水提升池是全厂雨水的汇集地,这些雨水在这里短暂停留后,被输送至污水处理装置的调节池,最后排出厂外。为确保汛期提升池和调节池不发生满溢,该车间依据雨情,详细编制递进式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指导员工依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把好雨水出厂关。
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区有宏伟化工园区和兴化精细化工园区以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等。在今年汛期来临之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抢前抓早,及时发布预警,加紧排查,全力保障辖区居民生活和项目建设,顺利通过“暴雨大考”,防汛排涝首战告捷。
大庆高新区给排水公司书记李兵介绍,今年降雨期提前,而且雨量很大,从6月26日开始,大庆已经连续8天处于降水状态,7月初的雨量甚至达到了暴雨级别,给防汛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李兵告诉记者,确保各个雨水泵站的安全运行是防汛重点。为了及时清掏维修排水设施,给排水公司工作人员实行24小时轮班坚守岗位,严阵以待,应急防汛“突击队”随时待命,切实保障区内企业生产正常运行。
据了解,为了防止大庆高新区发生洪涝灾害,今年4月,给排水公司就提前做好防汛预案,对辖区内4000多个雨水井、疏水孔以及管线进行疏通,清掏淤泥近20吨。同时做好防汛预案演练,及时发现排水井堵塞问题,提前做好人员设备调度和调整安排,打好预备战。为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天气变化动态,公司客服中心与市防汛部门、市气象部门建立天气定期预报联系,及时向入驻园区的企业发布预警信息,通知相关分公司进行起泵排水,为防汛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信息保障。
大庆中蓝石化有限公司从人员、物资、措施上强化落实,加强防范与处置工作,提前进入防汛备战状态,使汛期生产装置、泵房等设施的安全处于可控、在控状态。人员方面,该公司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制定了2013年度防汛方案,建立了以公司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防汛组织机构,确定消防队员为抢险第一梯队、管理人员为辅助人员的防汛机构。公用工程部、运行一部、储运部等各基层单位也都相应成立了防汛抢险组织。如遇灾情险情,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确保完成抢险任务。
早在4月初,中蓝石化公司由主管领导带队,对排水系统、全厂雨水、污水、围墙、房顶排水沟和落水管等设施设备认真检查,由机动部组织对明沟进行清理,消防队对涵洞进行了冲洗,并对破损厂区围堰进行修理。公用工程部组织完成污水外排3台外排泵、污水场3台外排泵、厂内6台提升泵的检修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