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要 闻 | 讴客 | 领导访谈 | 新闻调查 | 企业动态 | 招商合作 | 荣誉殿堂 | 企业内刊 | 专题报道 | 娱乐生活 | 中企论坛 | 中企博客
 
热门TAG:
新闻热线:
0451—82750098
邮箱:
xinjiudan@163.com
首页 > 林业森工 > 正文
吉炳轩:要把森林资源优势发挥好,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来源:中国企业报-中国企业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8/11/13 13:55:43
中国企业新闻网11月13日哈尔滨电 (记者柳玉海)省委书记吉炳轩在省委十届五次全会上提出:要把森林资源优势发挥好,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在抓好森林资源保护的前提下,要加快林区经济转型,提高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林产工业要加快由粗放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提高附加值。  

  要抓好林区经济龙头企业建设,探索公司、基地、林户的路子,变一家一户分散采集、种植、养殖及贩商收购为规模化、系列化经营,创造在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  

  森工森工,缺“森”少“工”都不成。“森”是资源,“工”是产业,不办产业又怎能把丰富的资源优势变成强大的经济优势。   

  “靠山吃山”,在森工林区曾经那么天经地义。可“吃山”多年,林企也好,林农也罢,森工人守着“富山”过了多年的穷日子。  

  “森工森工,缺‘森’少‘工’都不成。‘森’是资源,‘工’是产业,不办产业又怎能把丰富的资源优势变成强大的经济优势。”8年前,绥棱林业局局长孙多臣的话在当时还真让林区人将信将疑。  

  当一听听易拉罐装松仁钙露、五加参茶、五味子冰饮等国内首创的纯天然保健饮品,排着队源源不断地从现代化流水线上涌出的那一刻,林区人惊呆了,世代摆弄木头的林业工人竟能制造出这么高档的饮料。  

  更神奇的是这些高品位的产品从科研、立项、厂房改造到设备调试正式投产总计只有78天。多年来,位于小兴安岭西南麓的林业局内有野生中草北药180多种,其中五味子、刺五加、党参、黄芪、龙胆草等北药资源尤为丰富,可多年却一直在大山里沉睡着。“绥棱速度”、“绥棱模式”让沉睡在大山中的资源“苏醒”了,让林区人“死守木头过日子,靠着金山受穷气”的日子终结了。  

  记者近日在该局生产高密度板的三合公司采访时看到,生产车间外偌大的厂区里堆着像小山一样的众多粗大树根,工人们正用液压机切碎,再用粉碎机切成小块。孙多臣介绍说:“这个厂每年可吃掉40万层积立方米,可使全局伐区剩余物和透光剩余物全部利用回收,每年山上林场职工可多收700多万元。”  

  而这仅仅是他们全力打造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产业链条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精深加工产业链使林木资源经济效益最大化。几年来全局先后引进资金1400多万元,组建了德志木业、三合中高密度板厂等木材精深加工企业。德志木业生产的欧式早餐桌凳等终端产品,与瑞典宜家公司签订单,直接出口欧洲市场,年产值达5000万元,林业局累计获利180多万元;与沈阳三合浸渍纸业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投资6000万元,建设了年产5万立方米的中高密度板厂,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利润1600万元,林业局分得700万元。目前,林产工业发展态势良好,不仅使该局生产的原木全部被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实现了“原木不出局”的目标,而且每年还可拉动周边地区精深加工50万~60万立方米。  

  多种经营产业链使林下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循环经济产业链使剩余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多种经营产业链使林下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为了把林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山上建设了五味子、大豆、黑木耳、马铃薯、特色养殖等“五大基地”。目前,全局五味子栽培面积达3000亩,双高优质大豆面积达6万亩,黑木耳达2000万袋、马铃薯种植达1万亩,特色养殖总量达到3.2万头(只)。山下相继建设了以生产植物蛋白饮料、松仁露、五加参茶等产品为主的白马石食品有限公司;以生产大豆系列、林蛙系列、五味子系列保健品为主的福瑞德超微粉碎技术开发中心;以生产淀粉为主的松森马铃薯淀粉加工等一批精深加工企业。对山上“五大基地”形成了较强的龙头带动作用。2007年,从事多种经营人员年人均收入达到9625元,山上有10个林场所年人均收入超过万元,山下有2个社区年人均收入达到万元。  

  循环经济产业链使剩余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绥棱林区剩余物资源非常丰富,每年进行透光抚育和采伐作业都会产生大量的树枝、树梢等剩余物,除了少数用于烧柴外,其余大部分埋在山里白白烂掉。为使这些剩余物得到有效利用,引资组建了三合中高密度板项目,该项目以木片为主要原料,每年可吃掉材长1米、径级1厘米以上的透光抚育和伐区剩余物5万多立方米,甚至10%的树根也被削成木片。仅2007年一个冬季,山上职工清理剩余物就增收1000多万元。引进资金200多万元创建的鑫泽草柳编有限公司,以树根、树枝、树皮、树叶、松果壳、野草、柳条等为主要原料,制作草柳编工艺品,从业人员200多人,产品已达1000多种,全部出口国外。目前,在绥棱林区,包括树根、原木、树枝、树皮、树叶、锯末在内的各种剩余物均得到有效利用,资源节约型的产业链条初步形成,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初步确立,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极大提高。  

  到2007年,全局总产值由1999年的7216万元增长到2.2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6.5%。2008年,全局产业总产值有望达到4.3亿元。  

  一个个蓬勃壮大的产业集群,把一座座曾经沉睡在深山中的“宝藏”拉拽起来,遍地撒“金”,林区人靠山而生,择木而存的历史真的被改写了。  

  做大林产工业亟须政策跟进  

  做大做强林产工业,三个方面需要有关方面在政策措施上给予必要支持。  

  首先是税金。目前,森工系统各类林产工业企业达3000多家,5年来年产值均以两位数增长。清河、绥棱、绥阳、东方红、双丰等林业局,建成了11个木材加工园区,总投资122.3亿元,入园企业371户,家具、食品、药品俏销海外。从发展速度和效益上看,确实喜人,但在壮大品牌和发展规模上仍有较大差距。分析客观原因,税制是个主要障碍。多数林业局不是自己区域内的林产工业厂家的投资主体,既拿不到企业利润,也拿不到税收分成。林业局在进一步整合资源,做大做强林产工业的积极性受到了影响。  

  其次是土地出让金。“加快林产工业由粗放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加大林区资源的开发加工力度,扩大基地规模,打造龙头企业,实现种植、养殖、采集、加工链条化,做大系列,做大品牌,无不需要卓有成效的招商引资。为了请“大财神”,做“大买卖”,森工可谓使圆了劲儿,从总局、管局、到林业局,都是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不但有专门的工作班子,思路和“礼数”也不错,只要有利于资源保护、科学发展、林区致富,能给客商的,基本都给了。但有一样给不了,就是不能比照地方“返还”土地出让金,挡住很多客商的投资热情。  

  此外,电价的同网不同价,让森工企业尤其是外来客商感觉不适,开销不起。如绥棱林业局局址的工业电价0.966元/度,而一道之隔的绥棱县工业电价仅为0.74元/度,每度电相差0.226元。林业局的一家股份制企业德志木业公司,年用电量100多万度,要多掏20多万元,全局年多支出电费80多万元,逼得一家外来的林产工业用电大户,不得不额外增加投入,从几十公里外的邻县单扯一条供电专线。  

 盘活“林下资源” 

  如今,大兴安岭的林下资源变成了一座“富矿”。每到林业生产淡季,林场职工都成了“大忙人”,承包林地,养殖林蛙、獭兔,采集野生浆果、药材,发展森林鸡、森林鸭……不到半年时间,家家收入上万元。 

  大兴安岭是世界上少有的全境无污染的天然净土。前些年,由于无序开发、掠夺性采摘,森林资源遭到破坏,职工收入也鲜有改善。 

  2005年初秋,王军等3名阿木尔林业局兴安林场职工,经过多轮激烈竞标,最终在承包经营合同书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标志着1538公顷林地的资源管护、森林抚育、林下资源利用经营权正式归属个人。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几家的年收入都由原来的5000元,猛增到3万多元。 

  王军只是林区改革的受益者之一。今年夏天,为做好林下资源的保护利用,促进职工和林场增收,大兴安岭开始在全区推行林下资源经营权有偿转让,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举措,彻底激活了整个林区。承包前,红旗林场职工年人均收入只有2000多元。3个沟系176个林班、1.66万公顷的区域进行竞拍承包后,职工年人均收入增加到6650元。 

  大兴安岭林下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迈出了可喜一步,但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明显不够,还需要在市场营销、产品加工、系列开发等诸多方面下功夫。 

  目前,本着“资源国有、有偿使用、让利于民”的原则,整个大兴安岭地区林下资源经营改革正在向纵深展开,采集经营、购销加工、产品包装等环节正在逐步规范。西林吉林业局建立集中交易市场,有效遏制了无照经营、私收滥购、竞相压价等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行为;阿木尔林业局开展抚育经营技术试验和野生笃斯移植栽培试验,野生浆果产量逐年增加,全区还将引进1~3家野生浆果精深加工企业,1~5家大型野生山野菜和药用植物资源精深加工企业…… 

  大兴安岭力争3~5年内形成立区产业,实现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原果不出区”的目标,把大兴安岭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野生浆果资源生产加工基地,使之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的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 

  链接 

  森林资源 

  黑龙江省森林是欧亚大陆北方森林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部为寒温带针叶林地带性植被,东南部为温带湿润针阔叶混交林地带性植被,西部是温带草原区域。在这3个区域内分布着高等植物2000多种,森林树种百余种,其中材质优良,利用价值高的有30余种。这些物种不仅能提供丰富的经济资源,而且也是宝贵的物种基因库,并发挥着各种生态和社会效益。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省内西北部的大兴安岭、东北部的小兴安岭以及东南部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三大片林区。松嫩平原以农田防护林为主,三江平原基本是少林地区。大兴安岭以落叶松为主体,小兴安岭则以红松阔叶天然复层异龄混交林为主体。黑龙江省是我国森林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森林覆盖率到1997年为41.9%,森林总蓄积为15亿立方米,均居全国首位。多年来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天保工程 

  天保工程全称是天然林保护工程。1998年洪涝灾害后,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天然林资源过度消耗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大决策。该工程旨在通过天然林禁伐和大幅减少商品木材产量,有计划分流安置林区职工等措施,主要解决我国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 

  工程实施范围包括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17个省(区、市)的734个县和163个森工局。长江流域以三峡库区为界的上游6个省市,包括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北、西藏。黄河流域以小浪底为界的7个省市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5个省区,包括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含大兴安岭)、海南、新疆。天保工程区有林地面积10.23亿亩,其中天然林面积8.46亿亩,占全国天然林面积的53%。 

 省森工总局党委书记高金芳:抓好五大产业 

  现状: 

  黑龙江森工林区经营总面积1009.8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有林地面积836.5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7.11亿立方米,林区有野生植物2000多种,野生动物500多种,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和林产品生产基地。 

  近年来,黑龙江森工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为中心,大幅度地调减了木材产量,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力度,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我省森工林区成功地探索并实施了森林资源管护承包经营责任制,促进了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下资源开发,推动了林区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在巩固木材生产、营林生产、林产工业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以绿色食品和北药开发为主的多种经营和森林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改变了林区独木支撑的格局,实现了森工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支撑。 

  思路: 

  森工的实践证明,森林资源是林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林区只有依托森林资源优势,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扬长避短,坚持“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森工林区才能摆脱“两危”的困扰,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 

  举措: 

  在森林资源的利用上,充分发挥森工老工业基地的作用,继续抓好“五大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一是大力发展森林培育业,奠定森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进一步深化管护承包经营责任制,积极推进伊春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突出抓好以速生丰产林为主的工业用材林和珍贵大径级用材林基地建设。探索用材林产业化发展、市场化经营和资本化运作的体制机制,加快资源保护培育速度。二是巩固提升木材生产传统产业,提升经济效益。充分发挥主产业的支柱地位。继续抓好木材生产和销售,努力适应市场,生产高价材、畅销材,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做大做强木材精深加工业,促进林产工业的优化升级。要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林木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加大整合重组力度,走集团化、集约化道路。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变“快走”为“快跑”,追求森工林产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四是巩固提升以绿色食品、北药加工业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森工多种经营产业。依托资源优势,遵循市场规律,发展森工绿色经济,打造森工特色产业。搞好规划布局,规划建设绿色生态种植业、养殖业、采摘业和加工项目,使森工种植、养殖、采摘和加工形成产业链条,壮大林区经济规模。积极探索人才引进新机制,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实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万家”的产业格局。继续推进品牌战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黑森”牌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五是积极拓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带动林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森工林区旅游资源丰富,大海林中国雪乡、大沾河漂流、山河屯凤凰山风景区等景观已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森工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大发展,把丰富的山水资源和人文资源转化为森工的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 

  大兴安岭地委书记、行署专员宋希斌:打造五大基地 

  现状: 

  大兴安岭地区有林地面积655.9万公顷,森林覆被率78.72%,活立木总蓄积5.1亿立方米,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大兴安岭森林生态效益更为可观,这里是东北乃至华北的重要天然屏障,是黑龙江和嫩江的水源地,是我省的生态经济功能区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据专家测算,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高达1130亿元。 

  然而,过去由于粗放经营、低级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在追求森林经济价值的同时,对生态及社会效益重视不够等原因,使这里的森林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思路: 

  宋希斌认为,要想充分挖掘林区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我们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千方百计地建设好生态功能区,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最大限度地提高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最大限度地合理有序开发林下资源,使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资本优势。 

  首先,要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做大做强林木产品精深加工业。要依据资源承载能力,提高木材加工准入门槛,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改建扩建一批产业互补、分工协作的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全力提高林木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其次,要综合开发林下资源,加快绿色食品、兴安北药和特色养殖等项目建设。要在“有机”上下功夫,在高、精、尖上下功夫,在国际化知名品牌上下功夫,真正把绿色食品优势转变成经济强势,尽快形成系列化开发、产业化经营、市场化发展的模式。再次,要按照“培育一个龙头品牌、创建两个优秀旅游县(区)、打造三条绿色景观长廊、构建四大旅游功能区、开发五条精品旅游线路”的发展思路,做大生态旅游业。 

  举措: 

  精心打造五大基地: 

  一是把大兴安岭建设成为全省最大的林木产品精深加工基地。重点做好在俄建设阿玛扎尔30万吨纸浆厂和两个1万立方米木材加工项目,加快集成材、刨花板、木制别墅和家具等主导产品的生产,到“十一五”末,实现产值20亿元。 

  二是把大兴安岭建设成为新兴的环保型有色金属冶炼及能源转化基地。目前,全区已有61个项目取得了探矿权,下一步,将研究制定矿业开发的总体规划和布局,着手组建大兴安岭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继续引进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环保过得硬的战略投资者。 

  三是把大兴安岭建设成为绿色食品和野生浆果生产基地。要切实抓好5个省级有机黑木耳、沙棘等科技示范基地和2个省级食用菌软胶囊开发项目,积极抓好黄芪、五味子、鹿、狐等基地建设及深加工项目,争取到2010年,绿色食品、兴安北药、特色养殖等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0亿元、5亿元和7亿元。 

  四是把大兴安岭建设成为对俄经贸合作基地。这里对俄经济辐射面积超过400万平方公里,随着洛古河至古莲铁路、洛古河界江大桥的建设,大兴安岭将由铁路运输的末梢变成对俄经贸的中枢。 

  五是把大兴安岭建设成为生态休闲旅游基地。继续加强以漠河为龙头的生态旅游资源项目开发,扩大北极光节、国际冰雪汽车拉力赛等节庆活动的影响力,着力打造“神州北极村,中国龙江源”旅游品牌,初步确立旅游产业在全区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 

  
责任编辑:赵莉莉
分享到: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关闭窗口
 Google提供的广告
 ·相关报道
·吉炳轩:要把森林资源优势发挥好,提高
 ·评 论
访客:
内容:
频道精选
[聚焦龙江] 喊江节中寻足迹,人与自然共和谐
[视频播报] [资讯]美丽伊春 和谐友好【友好政府
[视频播报] [资讯]建三江八五九 农场一奇葩 萨
[视频播报] 第十二届 中国哈尔滨【华艺杯国际体育
[省内要闻] 伊春市全域旅游建设研讨会启幕
[图片新闻] 伊春首届自然水域夏日狂欢泼水节启幕
[社会新闻] 伊春市文广新局助推“旅游+文化”文化
[聚焦龙江] 哈尔滨地铁二号线世茂大道—冰雪大世界
[聚焦龙江] 松北高新技术片区阿尔巴特街区将成为全
[视频播报] 新思路 开拓创新的枸杞新闻
[聚焦龙江] 未来梦锡林浩特市分公司盛装开业
[聚焦龙江] 大山里的女子养生会馆
[聚焦龙江] 马路杀手(机动车)的背后
[聚焦龙江] 驾驶员注意!我市11处路段划了“黄道
图片新闻 更多
河北崆山酒业集团有
 
雪乡又曝丑闻 监管
最美的雪雕在太阳岛
 
代币虚拟币传销平台
24小时新闻排行
1
京津冀退役军人培训盛会即将启幕,共赴
2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巩店镇基层“科技达
3
拥军爱警网与海南省退役军人服务协会共
4
清华认证加持,铭宇轩书法工作室王梓铭
5
利辛伏牛节:中式集体婚礼添彩牛业产业
6
许勤梁惠玲会见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裴金
7
退役士兵母亲病危,爱国拥军联合会紧急
8
情满人间、育树育人点亮智慧之光
9
智网相伴·共赢未来
10
T47次列车迎来夕阳红旅行团,贴心服
关于我们 | 媒体联盟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CENN周刊 |  法律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京ICP证07504426号 国务院新闻办网备字2006005号 哈公安网监备案证号:2301001222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频道内容:中国企业新闻网黑龙江频道
频道运营:中国企业新闻网黑龙江站 驻哈地址:黑龙江省政府综合楼  
 法律顾问:黑龙江省律师协会国际贸易委员会 副主任律师:刘洪朴
客服热线:0451—82625028(办)   投稿邮箱:xinwenwang200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