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春耕时节,通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范平带领工作人员来到三站乡老站村挨家挨户“走亲戚”,了解每户村民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为部分贫困户带去家电和衣物。
这仅仅是通河县自2008年起开展的“干部进农村”活动中的一个缩影。
去年初,通河县又相继开展了干部进社区、进企业,共同组成“三进”活动。要求干部们用真心、真情、真意,做实事,收到了“转作风、解民忧、促发展、增和谐”的预期效果,拉近了干部和群众间心与心的距离。
今年,“三进”活动将和“产业富民”活动、“扶贫解困”工程一起,持续开展下去。
进农村把根扎进泥土
孙东起是通河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驻浓河镇西胜村的干部。起初,老百姓认为是走形式,见到他爱理不理、不冷不热。
孙东起坚持从周一到周五住在村里,每天到一户农家吃派饭,主动和农民交流。此举,拉近了孙东起和农民的距离,消除了他们的陌生感和戒备心,逐渐说出了真实想法。孙东起还力所能及地为村民们解决诸如孩子上学、买房落户等一些小事、细事,让农民更加信任他。
通过走访,孙东起了解到,村里有一座年久失修的危桥,桥南路上还有个大坑。而这条路是村庄通往农田的必经之路。孙东起向局里做了汇报,局领导当即决定花3万元修桥、垫路。村民都夸孙东起为村里做了件大好事。
张杨是通河县扶贫开发办驻浓河镇解放村的干部。解放村村民基本以种地为主,收入结构单一。为增加村民收入,张杨与村两委班子和部分村民代表商讨后,决定扶持村民大力发展庭院养殖业。去年,在单位的支持下,张杨为197户村民购买了1200只鸡雏。目前,这些鸡雏已长成成鸡,马上能为村民创造财富了。
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通河县98个县域机关单位共为82个结对帮扶的村投入资金335万元,协调资金568万余元,办好事实事941件。
进社区共建美好家园
去年初,通河县82个县域机关单位和82位干部分片包扶了县城区138个居民小区。驻社区单位向社区居民提供帮抓物业管理、帮建基础设施、帮搞环境建设和帮促平安建设的“四帮”服务,驻小区的干部则要发挥调解员、治安员、协调员和宣传员的作用。
通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包扶东城口小区,驻小区干部于淼通过走访后发现,小区基础设施有不同程度破损。县农业综合开发办特意召开会议,多方筹措资金,投入1.5万元,维修小区内31个井盖,修补700延长米塌陷残破路面;投入16万元,在小区北侧修水泥路面800平方米,并建150米长的铁栅栏;投入7000元,安装10个限高栏杆;投入1.5万元,栽植1500棵丁香树苗。
由于建成年份久远,再加上没有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弃管,老财政局家属楼、教委综合楼等四个小区管理混乱,卫生环境很差。县财政局驻小区干部会同富强社区、新建社区等街道办工作人员组织小区选举产生了业主委员会。目前,小区破损的基础设施已得到修缮,业委会选聘了新的物业,小区管理终于步入正轨。
据统计,去年,包扶居民小区的各单位、各部门共投入资金382万余元,协调资金46万余元,办好事实事625件。
进企业扶助县域经济
通河县通过“干部进企业”活动,加大帮扶和服务企业的力度。25个规模以上企业被列为单位包企、干部驻企的服务对象,由24个职能部门和24名科级干部负责包扶。
按照活动要求,包企单位和驻企干部要主要承担“四帮促”和“一监督”工作,即帮促企业党的建设、帮促企业文化建设、帮促企业生产经营和帮促企业平安建设,监督企业发展环境。驻企办每月召开一次驻企干部工作例会,听取情况汇报。县领导小组根据驻企工作需要,及时召开驻企工作联席会议,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持,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研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
黑龙江百家得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由县财政局负责包扶。去年春天,由于要建设一个面积6000平方米的辅料车间和原料库,企业出现1000万元的资金缺口。县财政局局长吴哈宁通过驻企干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帮助协调贷款,去年末,该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企业增加产能1万吨。据统计,去年,通河县驻企干部走访企业1000余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300余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