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8/11/20 8:57:56 |
|
又到一年冬闲时,农民在寒冷的冬天里都在做些什么?近日,记者在道外区农林畜牧兽医局挂职,并与道外区的农业专家们一起到农村,参加了对农村种养殖大户的培训及农村土地流转调研。
在道外区民主乡举办的鱼类养殖专业培训班上,几十名该乡的养鱼大户告诉记者,这里江丰水美,每到双休日,很多选择近郊游的家庭纷至沓来,各家渔庄经营面积严重不足,纷纷向周边扩张,从邻近的渔民手中转租鱼池或从村委会承包废弃地自己开发垂钓池。如今民主乡过去的一家一户小的垂钓点已向上规模上档次的渔庄转变,单打独斗靠一两个鱼池就开设垂钓点已一去不复返。
据道外区农林局李茂林介绍,随着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蓄水,道外区沿江旅游线得到进一步开发。据统计,上半年该区50家休闲垂钓点日平均接待游客2500人次,星期天或“十一”黄金周,每家休闲渔庄的游客都爆满,最多的一家一天接待游客近千人,今年,道外区仅近郊旅游垂钓一项就创收200多万元。明桂渔村是道外区休闲垂钓业中规模和服务档次较高的一家渔庄,渔庄占地面积达300多亩,其中200亩为垂钓鱼池和冬季垂钓馆,100亩耕地被渔庄盖上了大棚、建起菜园子并种上果树。游人在此不仅可以垂钓,还可以在棚室中采摘蔬菜或水果。而鱼池的所有者庆丰村,更是在渔庄成立之初就获益。全村流转给渔庄的300亩土地是原来村里的废弃地,被渔庄开发成鱼池后,全村几十名渔民进入渔庄当上了专职的养殖员,而村里更多的年轻人被聘请到渔庄当上了服务员,每个人年收入都近万元。像明桂渔村这样有规模的渔庄共有50家,他们通过土地流转整合了昔日零散的4000多亩鱼池,形成了明显的规模效应。
民主乡黄秀云乡长告诉记者,假期休闲垂钓游一直是该乡特色,过去由于垂钓点规模小,都是一家一户的“小打小闹”,所以近郊休闲游一直不成气候。而政府适时引导,为渔庄与渔民提供土地流转等服务,促进集约经营,终于使近郊休闲游焕发了生机。同时,每年夏秋时节,天恒山脚下的各家渔庄还成了地产水果的集中销售区,农民将自家的农副产品带到渔庄或公路旁进行销售,游人可以现场购买,也可以上山亲自采摘。据统计,去年民主乡仅农村劳动力就转移了7715人,转移创收达8300多万元。
|
责任编辑:秦延超 |
|
|
|
|
|
|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