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京商业网点规划(2015-2030)出炉,启动公众征询意见程序。记者从南京规划局了解到,新街口、江北、河西、城南4个市级商业中心,形成南京“宝石型”的商业中心结构,南京要打造夫子庙、太平南路、红花机场等18条特色商业街;而百姓每天离不开的菜市场,规划设置江宁最多,高淳最少。
“十三五”人均零售营业面积达1.6平方米
此次规划目标是将南京打造成为引领长三角、服务全国,具有国际影响的现代商贸活力之都。到202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7000亿元,到2030年增长至13000亿元;总营业面积到2020年,增长至2800万平方米,到2030年增长至3800万平方米;人均零售营业面积2020年增长至每人1.6平方米,2030年的目标是每人1.7平方米。
此次规划范围包括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其中市域即南京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约6582平方千米;中心城区由主城和东山、仙林、江北三个副城组成,总面积约846平方千米。
五大商业网点体系
规划对象包括五大商业网点体系,分别为以各级商业中心、大中型零售商业设施、菜市场为主的零售商业体系;以特色商业街(区)及旅游功能区配套商业网点为主的特色商业体系;以农副产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工业消费品市场及其他市场为主的批发市场体系;以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分拨中心和配送中心为主的商贸物流体系和以粮油、肉菜生活必需品储备供应设施为主的应急保障体系。
从市到社区五级商业中心体系
规划构建“市级-副城级(市级副中心)-地区(新城)级-居住社区(新市镇)级-基层社区(村级)”五级商业中心体系。
规划形成与商业城市空间结构和商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商业中心布局结构,包括4个市级商业中心、7个副城级商业中心(市级副中心)、41个地区(新城)级商业中心、众多社区(新市镇)级商业网点和基层社区(村)级商业网点。
在副城级商业中心(市级副中心)布局中,规划形成夫子庙、湖南路-山西路两个市级商业副中心,雄州、仙林、东山、永阳和淳溪5个副城级商业中心。
江北商业中心将增强对苏北皖北辐射带动
其中,新街口、江北、河西、城南4个市级商业中心形成“宝石型”的商业中心结构,记者注意到,除新街口属性为国际型,其他三个均为都市型。
新街口的定位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综合性商业中心,强化其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及国际的商业影响力。江北的市级商业中心,定位是国家级江北新区的商业主中心和都市级滨江特色商业中心,将作为国家级新区的形象展示窗口,增强对苏北、皖北地区的辐射带动。河西商业中心是南京主城西部的高档次、多功能的重要市级商业中心,为河西中央商务区高端商业配套服务。城南的市级商业中心,将加强商贸、商务功能与交通枢纽的复合化布局,建设枢纽型商业中心。
“菜篮子”江宁最多高淳最少
百姓生活离不开菜篮子。规划显示,菜市场布局在全市各区中,属江宁最多,达94个。其次为浦口区76个,栖霞区62个,六合区51个,鼓楼区48个,雨花台区42个,溧水区36个,秦淮区35个,玄武区29个,建邺区28个,高淳区26个。
18条现代型特色商业街
南京规划市级特色商业街(区)分为依托自然环境的旅游性商业街、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商业街、融入城市中心区的现代型商业街三大类共18条。记者注意到,其中夫子庙特色街区要以美食、旅游购物、老字号为特色;仓巷特色商业街以古玩、文化为特色;太平南路以珠宝名品为特色;红花机场以创意产业打造特色街区。
粮油肉菜应急保障
此外,南京粮油储备以铁心桥国建粮食储备库、六合灵山粮食物流基地为龙头,南京粮油配送中心为重点,沙塘庵粮食产业园为支撑,6个中心粮库为节点,31个收储库(中心城区3个、江宁7个、浦口2个、六合8个、溧水4个、高淳7个)为基础,形成粮食仓储物流体系。肉类应急储配中心以桥林、桥北、谷里、上坊、汤山为主要区域载体,蔬菜应急储备中心则以上坊物流和新集农副产品市场为依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