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每次到绥棱林业局采访,都为它的日新月异和发展劲头而感佩。
近日,上山采访了两个林场,实地参观一番后大开了眼界。
踏着初雪,赶往离局址89公里,小兴安岭南麓海拔500多米的五道河子农场和五四林场。陪同的林业局马文志副书记介绍:五道河子可富了,一年光种地人均收入都2万多元;五四林场的山里人还住上小二楼别墅了。
心揣好奇,一个小时后到一处整齐的院落。见到一位40多岁的壮汉——场长祝士学。他打开了话匣子:咱农场共101户248人,人均4.4垧地,光种地一人每年就挣22000多元,连养殖算下来人均能赚3万多元!
回望过去,几年前这里“可是没样儿啊”,80%土地弃耕,农场最高亏损58万元,全场仅剩16户。经过8年努力,今年农场向林业局上缴款已达到61万元,农场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1666元增加到2008年的1.33万元;多年单一种植大豆向种植经济作物上转变,四成地种日本云豆,比黄豆一斤多卖5毛钱,从大连装船出口;搞山、水、草、田、林立体开发,种、养、采、加、服多业兴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目前,农场养黄牛670头、羊260只,养鱼水面达16公顷;还抓好特色养殖。养马鹿22只,养林蛙水面达207公顷,养獭兔1600只。现在职工人人有地种,户户有项目,家家有产业,年年有增收,那真是六畜兴旺,百业并举。
跟着去看欧式小平房,只见屋前屋后到处密布着萧疏的花树,云杉和樟子松却还透着深绿。祝场长边领路边说:“职工富了,就追求高品位了,我们用56天建了11栋23户欧式小平房,那叫舒服。”走了几家,家家地上都铺着整齐的地砖,塑钢窗洁净而透亮。
来到五四林场,眼前更是豁然一亮,不远处一幢幢白墙红顶的欧式小二楼别墅在冬日暖阳的映射下分外惹眼。
走进一栋小二楼,窗是洁净的落地飘窗,地上铺着洁白的大块地砖,集中供热的屋里暖乎乎的。46岁的男主人姚广林是老林场职工,他家才搬来20多天。问起这住别墅的感觉,老姚抑制不住的抿嘴笑道:“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啊。开春听说林场要盖别墅,不用自己盖,还一户补5000元,咱就花12万元买了这栋楼。”问在旁的女主人刘桂芝:“出这些钱不觉得贵吗?”她爽快的回答道:“不算多!”在旁的林场书记于文龙介绍说:“老姚家种了23垧地,去年卖了700多袋黄豆,一袋咋地也卖300多元吧。实用菌还养了4万袋,家里生活好着呢。”
林场职工姚广林与妻子商讨待售黄豆的价格。
走出小二楼别墅,再凝神回望这片投资260多万元、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40平方米的欧式住宅新区,你会佩服它设计的新颖别致和独具匠心,你更会感受到乔迁新居后林区人的欢欣和喜悦。此情此景,该是多美的一幅山林人的崭新生活画卷啊。
林区别墅区一景。
于书记向记者介绍,五四人富了后就再也不习惯过去“泥土路、破草房、旧板障子、歪歪墙”的旧环境了,建设新型欧式居民住宅的构想也应运而生。林场为新区选址、设计建筑图样和绿化排水工程整整忙了半年,光图纸就审了八遍。记者问,职工在深山投资盖小楼,不怕楼房贬值吗?于书记笑着说,我们是中心林场,营林防火、管护经营、多种经营,年年有活干。再说人们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对青山绿水的有感情了,水、电、路、气、通讯、医疗不比城市差,将来我们的小洋楼还会增值呢。
全面了解后,记者感受到了五四林场几年来跨越式发展的不寻常变化。林场现有住户600户,总人口1987人。在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同时,全力发展特色经济,如今林场年人均收入达10836元,年总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就有38户。生态建设也使林场提升了宜居环境品位,16750株绿化树,11600延长米绿篱,18000丛花卉,6200平方米草坪,8000平方米休闲广场,不难看出这幅美妙画卷的盎然生气。
一路看过来,令人感慨在心。初冬的萧瑟并不能如春夏那般为这白墙红顶增添五彩花色,但林区人憧憬的舒心快乐的富庶生活,不就是他们心中描绘的那最曼妙的山上美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