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实习记者 郝帅)小学生沉迷《王者荣耀》,是腾讯的错还是家长的错?一类观点认为,中国家长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足,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匮乏是未成年人转向游戏寻求情感体验的原因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实施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项目(CEPS)曾在2013至2014年,从全国随机抽取了28个县级单位112所学校的19488名初一和初三学生,对他们和他们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受访家长每天陪孩子的时间(包括生活、学习和娱乐方面)的时间仅有2.96小时,有32.2%的家长每天陪孩子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受访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时间同样有限,回忆之前的一星期,有32.4%的家长表示“需要,但没有”辅导孩子的学习,仅有5.4%的家长做到了每天辅导孩子学习。
受访学生在需要帮助时,选择首先找父母的占34.4%,首先找同学或者好朋友的则占55.9%;在想和人聊天时,仅有11.1%学生的第一选择是父母。
调查人员设计了一些同样的问题并对父母和他们的子女做“双盲”提问,结果答案迥然。对于孩子在班级的成绩,有34.6%的父母选择了“中等”,但是受访孩子认为自己成绩中等的只占29.1%。而被问到“父母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有什么要求”时,孩子们的回答整体低于父母的实际期望。
对于孩子有多少朋友,25.5%的家长表示“不清楚”,一些能说出数字的家长高估了孩子实际好友的数量。孩子们也不能充分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待,认为父母对自己“很有信心”的比例,比父母的回答低近8个百分点。
调查还显示,父母之间的关系和生活习惯,对孩子有很大影响。父母之间不常吵架的受访学生,整体成绩为“中下”和“不好”的占30.62%,而父母经常吵架学生的这一比例,达到了38.31%。父亲酗酒的孩子,不但相较其他学生成绩更差,对未来也更加没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