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要 闻 | 讴客 | 领导访谈 | 新闻调查 | 企业动态 | 招商合作 | 荣誉殿堂 | 企业内刊 | 专题报道 | 娱乐生活 | 中企论坛 | 中企博客
 
热门TAG:
新闻热线:
0451—82750098
邮箱:
xinjiudan@163.com
首页 > 舆论监督 > 正文
传销洗脑:女子为传销头目生下孩子 卧底差点中招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陈伟斌  发布时间:2017/8/9 14:08:59

(原标题:传销洗脑有多厉害:卧底都差点中招)

钱江晚报消息,近日,在天津静海区,连续发生两起疑似误入传销后导致死亡的案例,8月6日至26日,天津公安机关在全市组织开展为期20天,以打击整治静海传销为重点的集中行动。

但这已换不回那两名男青年的生命。

虽然我国政府对传销的打击力度极大,但依然无法根除。误入传销的案例并不鲜见,有的人及时悔悟逃离,但也有人执迷不悟失去一切。

他们,到底是如何被洗脑的,钱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923.jpg

传销洗脑三部曲。新华社 图

陷入传销者——

执迷不悟还为头目生下孩子

2013年,离开原来的单位,找了数月工作,陈明依旧没有找到工作。

他很焦虑,由于家庭并不富裕,所以“赚钱”的念头就像根钢针一样戳在他的心头。

不久之后,一名老乡找到了他并“鼓励”他去山东一个“跨国公司”工作。在陈明看来,这是当时最好的选择,毕竟听着不错,而且介绍工作的是他的老乡。

坐十几小时火车,老乡把他带到了那个公司。

陈明记得,“公司”在一套城乡结合部的平房里,刚一进门,行李就被一名男子热情地接了过去,没等他回过神,老乡就开始和颜悦色地劝说他拿出手机和钱包,很快,陈明意识到自己可能进了“老鼠窝”。

进了屋子,里面有一个客厅两间房。客厅靠墙的地方摆着一块黑板,客厅中央则放着二十几个马扎。两间房里,分别住着男女,房间不大人又多,除了几个拼睡在床上的,其余人都打地铺。

考虑到刚刚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又不想跟老乡等人起冲突,陈明决定先交出手机和钱包。

正是这个举动,领头的“老师”把自己的睡铺让给了他,以示欢迎,后来他得知,“不听话的会挨打。”

直到事后陈明才知道,只有“业务骨干”才能睡床,新来的第一天都会得到这样的待遇,也只是在这一天,除非新人在后期“业务”做得很好,才能“升级”。

此后两天,陈明就连上洗手间都会有人“陪着”,他发现这里的人们从不用手机,也不看电视,除了在“老师”带领下激昂畅想成为百万富翁后激动不已的画面之外,就是默默翻看白天上课记下的笔记。而饮食都是大锅炖菜和馒头,在这幽闭的空间里,他们视此为“磨砺”。

趁脑子还清醒,陈明在“入窝”第五天,终于找到机会翻墙逃离。“如果我在那儿被洗脑了,估计连家人都不会认了。”

陈明还是幸运的,至少在头脑清醒时跑出了“鼠窝”,损失的也就一点随身钱财。但与记者相识的另一名受传销影响的女子周晓,付出的代价则极为巨大。

2012年,周晓辞去工作后原本打算在广西边打工边旅行几个月。

正是这段时间里,一个传销团伙成员盯上了她——带她去旅行、购物、乘坐高档汽车游轮……周晓很快就入了局。

不久之后,周晓开始接触各种所谓的商业城项目、金融项目、资本运作项目,并频繁向身边人推介此类项目,甚至直接开口借钱,她还对个别亲友们宣称曾参加了一次“考试”,并已被录取到广西南宁从事所谓“秘密项目”。

一开始,出于对周晓的信任,亲友们一两万的也就借出去了。可后来很多迹象显示,周晓可能陷入了南派传销,亲友们发现有点不对劲后赶紧劝说她回家,可周晓自己并不这么认为,甚至连她父母都不这么认为——因为此前周晓在“项目领导”的支持下还把父母接过去看了看,优渥的环境让她父母也对女儿的选择甚为认可。这就导致朋友们去劝说她父母时,也遭到了冷遇。

更让人吃惊的是,周晓在和传销头目的长期接触中,为对方生了一个孩子。

过了很久,或许是因为孩子的关系,头脑逐渐清醒过来的周晓,才明白自己的境遇。在朋友的不断劝说下,她后来找机会带着孩子回了老家,才逃离了这场噩梦。

现实中,确实有一些被工商和公安部门联合解救的传销人员,执迷不悟。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检处一位主管负责人就对此深有感触,此前有一名绍兴女子求助工商部门,因其父亲对传销执迷不悟,甚至要和女儿断绝父女关系,“这样的案例太多了,传销主要靠洗脑,此前和中国反传销联盟的一名卧底沟通时,他说自己都差点被洗脑。我们也将此作为一个课题。”

钱报记者也曾多次见过,在工商和公安部门捣毁那些传销窝点时,有些家长在试图带孩子离开过程中,遭到团伙分子“劝说”甚至孩子的攻击,这让很多因为家人深陷“鼠窝”的家庭极为痛苦。

(应受访者要求,陈明、周晓为化名)

反传销电影导演——

传销案例中的洗脑看得我毛骨悚然

2016年浙江省公安厅与浙江省工商局联合拍摄了一部防范传销题材公益微电影《梦断传销之挣脱》。记者联系到了这部电影的导演赵博,与他聊了聊他眼中的传销和反传销。

记者:这个剧本是谁写的?取材都是来自真实案例吗?

赵博:当时省公安厅给我提供了很厚的材料,这个片子基本上按照原型拍摄。

记者:有没有你印象特别深的案例?

赵博:有。就是一个男孩子,被传销团伙中一名冒充女孩儿的男子“钓到”这个团伙所在的城市,为拉他入伙,他们就派了一个女骨干去接车。男孩子还蒙在鼓里,一心以为真是遇到自己的真爱了,就跟着进了“老鼠窝”。结果一段时间后团伙成员“教化”不了这个男孩,就准备赶他走,就连那名女骨干都说一切都是骗她的,但男孩人挺“轴”,死活不信,一来二去起了冲突,男孩被活活打死。看到这个案例,心里太难过了。

记者:读了这些真实案例,你认为传销的可怕之处在哪里?

赵博:我没想到他们的“理论基础”如此过硬,原以为就是骗骗一些心智比较简单、不太成熟、容易受骗的人,没想到各个层次的人都会被忽悠进去。我大学学的经济管理,看了资料,发现传销人员把那些洗脑的说辞写得非常专业,对经济了解不深的,哪怕你有点文化,都很容易被他们忽悠。

我看到后来自己都觉得毛骨悚然,甚至一不留神还会觉得传销说得有点道理——这里面有励志的心灵鸡汤,不停地给你说一些道理、煽动性非常强的话,然后再把他的理论灌输给你,比如“庞氏骗局”的手法就很专业,经济金融层面的专业语言很对,那都是下了极大功夫的,这种危害特别大。

传销会让你对世界失望。传销行为是一种社会影响极大的犯罪行为,不仅对经济有危害,社会危害更大。因为它给人心造成了损害,造成爱、善的流失。它让人性丧失基本的道德标准。你在被洗脑的同时,世界观会发生变化,甚至给别人去洗脑,这是很可怕的。

(原标题:传销洗脑有多厉害:卧底都差点中招)

钱江晚报消息,近日,在天津静海区,连续发生两起疑似误入传销后导致死亡的案例,8月6日至26日,天津公安机关在全市组织开展为期20天,以打击整治静海传销为重点的集中行动。

但这已换不回那两名男青年的生命。

虽然我国政府对传销的打击力度极大,但依然无法根除。误入传销的案例并不鲜见,有的人及时悔悟逃离,但也有人执迷不悟失去一切。

他们,到底是如何被洗脑的,钱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923.jpg

传销洗脑三部曲。新华社 图

陷入传销者——

执迷不悟还为头目生下孩子

2013年,离开原来的单位,找了数月工作,陈明依旧没有找到工作。

他很焦虑,由于家庭并不富裕,所以“赚钱”的念头就像根钢针一样戳在他的心头。

不久之后,一名老乡找到了他并“鼓励”他去山东一个“跨国公司”工作。在陈明看来,这是当时最好的选择,毕竟听着不错,而且介绍工作的是他的老乡。

坐十几小时火车,老乡把他带到了那个公司。

陈明记得,“公司”在一套城乡结合部的平房里,刚一进门,行李就被一名男子热情地接了过去,没等他回过神,老乡就开始和颜悦色地劝说他拿出手机和钱包,很快,陈明意识到自己可能进了“老鼠窝”。

进了屋子,里面有一个客厅两间房。客厅靠墙的地方摆着一块黑板,客厅中央则放着二十几个马扎。两间房里,分别住着男女,房间不大人又多,除了几个拼睡在床上的,其余人都打地铺。

考虑到刚刚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又不想跟老乡等人起冲突,陈明决定先交出手机和钱包。

正是这个举动,领头的“老师”把自己的睡铺让给了他,以示欢迎,后来他得知,“不听话的会挨打。”

直到事后陈明才知道,只有“业务骨干”才能睡床,新来的第一天都会得到这样的待遇,也只是在这一天,除非新人在后期“业务”做得很好,才能“升级”。

此后两天,陈明就连上洗手间都会有人“陪着”,他发现这里的人们从不用手机,也不看电视,除了在“老师”带领下激昂畅想成为百万富翁后激动不已的画面之外,就是默默翻看白天上课记下的笔记。而饮食都是大锅炖菜和馒头,在这幽闭的空间里,他们视此为“磨砺”。

趁脑子还清醒,陈明在“入窝”第五天,终于找到机会翻墙逃离。“如果我在那儿被洗脑了,估计连家人都不会认了。”

陈明还是幸运的,至少在头脑清醒时跑出了“鼠窝”,损失的也就一点随身钱财。但与记者相识的另一名受传销影响的女子周晓,付出的代价则极为巨大。

2012年,周晓辞去工作后原本打算在广西边打工边旅行几个月。

正是这段时间里,一个传销团伙成员盯上了她——带她去旅行、购物、乘坐高档汽车游轮……周晓很快就入了局。

不久之后,周晓开始接触各种所谓的商业城项目、金融项目、资本运作项目,并频繁向身边人推介此类项目,甚至直接开口借钱,她还对个别亲友们宣称曾参加了一次“考试”,并已被录取到广西南宁从事所谓“秘密项目”。

一开始,出于对周晓的信任,亲友们一两万的也就借出去了。可后来很多迹象显示,周晓可能陷入了南派传销,亲友们发现有点不对劲后赶紧劝说她回家,可周晓自己并不这么认为,甚至连她父母都不这么认为——因为此前周晓在“项目领导”的支持下还把父母接过去看了看,优渥的环境让她父母也对女儿的选择甚为认可。这就导致朋友们去劝说她父母时,也遭到了冷遇。

更让人吃惊的是,周晓在和传销头目的长期接触中,为对方生了一个孩子。

过了很久,或许是因为孩子的关系,头脑逐渐清醒过来的周晓,才明白自己的境遇。在朋友的不断劝说下,她后来找机会带着孩子回了老家,才逃离了这场噩梦。

现实中,确实有一些被工商和公安部门联合解救的传销人员,执迷不悟。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检处一位主管负责人就对此深有感触,此前有一名绍兴女子求助工商部门,因其父亲对传销执迷不悟,甚至要和女儿断绝父女关系,“这样的案例太多了,传销主要靠洗脑,此前和中国反传销联盟的一名卧底沟通时,他说自己都差点被洗脑。我们也将此作为一个课题。”

钱报记者也曾多次见过,在工商和公安部门捣毁那些传销窝点时,有些家长在试图带孩子离开过程中,遭到团伙分子“劝说”甚至孩子的攻击,这让很多因为家人深陷“鼠窝”的家庭极为痛苦。

(应受访者要求,陈明、周晓为化名)

反传销电影导演——

传销案例中的洗脑看得我毛骨悚然

2016年浙江省公安厅与浙江省工商局联合拍摄了一部防范传销题材公益微电影《梦断传销之挣脱》。记者联系到了这部电影的导演赵博,与他聊了聊他眼中的传销和反传销。

记者:这个剧本是谁写的?取材都是来自真实案例吗?

赵博:当时省公安厅给我提供了很厚的材料,这个片子基本上按照原型拍摄。

记者:有没有你印象特别深的案例?

赵博:有。就是一个男孩子,被传销团伙中一名冒充女孩儿的男子“钓到”这个团伙所在的城市,为拉他入伙,他们就派了一个女骨干去接车。男孩子还蒙在鼓里,一心以为真是遇到自己的真爱了,就跟着进了“老鼠窝”。结果一段时间后团伙成员“教化”不了这个男孩,就准备赶他走,就连那名女骨干都说一切都是骗她的,但男孩人挺“轴”,死活不信,一来二去起了冲突,男孩被活活打死。看到这个案例,心里太难过了。

记者:读了这些真实案例,你认为传销的可怕之处在哪里?

赵博:我没想到他们的“理论基础”如此过硬,原以为就是骗骗一些心智比较简单、不太成熟、容易受骗的人,没想到各个层次的人都会被忽悠进去。我大学学的经济管理,看了资料,发现传销人员把那些洗脑的说辞写得非常专业,对经济了解不深的,哪怕你有点文化,都很容易被他们忽悠。

我看到后来自己都觉得毛骨悚然,甚至一不留神还会觉得传销说得有点道理——这里面有励志的心灵鸡汤,不停地给你说一些道理、煽动性非常强的话,然后再把他的理论灌输给你,比如“庞氏骗局”的手法就很专业,经济金融层面的专业语言很对,那都是下了极大功夫的,这种危害特别大。

传销会让你对世界失望。传销行为是一种社会影响极大的犯罪行为,不仅对经济有危害,社会危害更大。因为它给人心造成了损害,造成爱、善的流失。它让人性丧失基本的道德标准。你在被洗脑的同时,世界观会发生变化,甚至给别人去洗脑,这是很可怕的。

责任编辑:孙洪涛
分享到: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关闭窗口
 Google提供的广告
 ·相关报道
·传销洗脑:女子为传销头目生下孩子 卧
 ·评 论
访客:
内容:
频道精选
[聚焦龙江] 喊江节中寻足迹,人与自然共和谐
[视频播报] [资讯]美丽伊春 和谐友好【友好政府
[视频播报] [资讯]建三江八五九 农场一奇葩 萨
[视频播报] 第十二届 中国哈尔滨【华艺杯国际体育
[省内要闻] 伊春市全域旅游建设研讨会启幕
[图片新闻] 伊春首届自然水域夏日狂欢泼水节启幕
[社会新闻] 伊春市文广新局助推“旅游+文化”文化
[聚焦龙江] 哈尔滨地铁二号线世茂大道—冰雪大世界
[聚焦龙江] 松北高新技术片区阿尔巴特街区将成为全
[视频播报] 新思路 开拓创新的枸杞新闻
[聚焦龙江] 未来梦锡林浩特市分公司盛装开业
[聚焦龙江] 大山里的女子养生会馆
[聚焦龙江] 马路杀手(机动车)的背后
[聚焦龙江] 驾驶员注意!我市11处路段划了“黄道
图片新闻 更多
河北崆山酒业集团有
 
雪乡又曝丑闻 监管
最美的雪雕在太阳岛
 
代币虚拟币传销平台
24小时新闻排行
1
京津冀退役军人培训盛会即将启幕,共赴
2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巩店镇基层“科技达
3
拥军爱警网与海南省退役军人服务协会共
4
清华认证加持,铭宇轩书法工作室王梓铭
5
利辛伏牛节:中式集体婚礼添彩牛业产业
6
许勤梁惠玲会见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裴金
7
退役士兵母亲病危,爱国拥军联合会紧急
8
情满人间、育树育人点亮智慧之光
9
智网相伴·共赢未来
10
T47次列车迎来夕阳红旅行团,贴心服
关于我们 | 媒体联盟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CENN周刊 |  法律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京ICP证07504426号 国务院新闻办网备字2006005号 哈公安网监备案证号:2301001222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频道内容:中国企业新闻网黑龙江频道
频道运营:中国企业新闻网黑龙江站 驻哈地址:黑龙江省政府综合楼  
 法律顾问:黑龙江省律师协会国际贸易委员会 副主任律师:刘洪朴
客服热线:0451—82625028(办)   投稿邮箱:xinwenwang200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