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三江国际旅游节盛装谢幕了。与往届相比,少许奢华,多些质朴。旅游节回归旅游,回归百姓。旅游节受到全市人民的喝彩和瞩目,更加实在,更加真切。这个月,城市欢乐,百姓惬意。
让旅游成为主角
没有了往届旅游节众多繁杂的大型活动,没有了人们印象中奢华场面,简约、务实、以民为本,构成本届三江国际旅游节的特点。
经过前十六届的探索、努力、改革……十七届佳木斯三江国际旅游节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240万市民的面前。
回眸以往的旅游节,我们不难发现,旅游活动的安排只是整个旅游节的一小部分,各种各样的招商会、洽谈会占了主流,旅游节似乎有一点“名不副实”,这样的旅游节很难吸引百姓的目光,距离市民也越来越远。
让旅游节成为百姓自己的节日,让百姓成为主角,让旅游成为主角……第十七届佳木斯三江国际旅游节发生了质的变化。
佳木斯市旅游局局长邱士林告诉记者,以后每年旅游节日期都将固定在8月8日,而且放假一天。把旅游节办成一个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节日,使旅游节真正成为百姓自己的节日。今年旅游节的重点是打造高端旅游中心,旅游局推出7项旅游方面的大型活动和“游中国粮仓,赏稻海麦浪”及原生态湿地、界江、森林等4条精品旅游线路供游客选择。
让百姓获得实惠
虽然往年那些看起来很热闹的活动都取消了,不过真正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活动却一样都没有少。
第十七届三江国际旅游节“新人居,新佳市”2008年金秋房产交易会让市民享受到更多优惠。契税税率下调,契税滞纳金、非住宅租赁手续费减半,现场展销商品房让利,房交会期间办理的房屋买卖、赠与、租赁、新建等各类房产交易和房屋权属登记,均享受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
在旅游节创业带动就业对接会上,共有1482人与用工单位达成了用工意向。其中,市内企业达成用工意向980人,域外企业达成用工意向502人。此外,活动现场,还为423名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3.65万元。
旅游节期间,佳木斯召开人才供需见面会,共有1482人与用工单位达成意向。
此外,三江地区人才技术项目交流会,地方名特优产品展示,对俄远东地区中国商品展销会,海峡两岸农产品展销会……更多的百姓参与,更多的实惠惠民。
让城市欢乐起来
公众的参与不仅仅是观看,更是热情地融入其中,三江国际旅游节的主体渐渐地发生着变化。
早在准备之初,市文化部门就提出,今年旅游节文化娱乐项目将突出一个“实”字,文化娱乐活动将最大限度贴近群众,专业演出与群众业余演出相结合。
8月7日,“十佳”恩爱夫妻的感人故事,“十佳”才艺夫妻的精彩表演,“妇女七巧手”的绝活展示,三江国际旅游节“鹊桥节”活动的闪亮揭幕把“相聚七月七,展靓丽风采”为主题的活动推向高潮。
9月上旬,还将有50多场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广场演出、文艺比赛等活动,这些健康向上的活动大部分都在社区或广场举行。此次旅游节,健身比赛、畅游松花江、健身气功表演、跆拳道散打比赛等多项体育比赛及观赏活动使全市上下的运动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让旅游展示文化
对于城市,旅游节意义何在?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特色是旅游的生命,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必须注重文化,彰显特色。
举办旅游节是佳木斯寻找的一个放大城市品牌、张扬城市个性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彰显佳木斯元素、缔造佳木斯概念、强化佳木斯优势。异彩纷呈的活动串联起吸引客商瞩目的亮点,在推介与展示中,佳木斯与世界实现了亲密接触,也让客商们感受到佳木斯这座招商引资热气蒸腾、充满人文气息之城的独特魅力。
借助节会舞台,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合作。8月6日,总投资42.8亿元的14个合作项目在本届节会上集中签约。
此刻,旅游节不再仅仅是一种文化、一种风俗,它已完全成为招商引资的绝好载体。
旅游节正逐步走向成熟。正如市长李海涛在开幕式致词中说的那样:十七年前,我们以三江国际旅游节为平台,播下祈盼祥和,深化友谊,谋求发展的种子。经过十七年不断的打造和提升,节会的理念已经穿越时空,跨越疆界,使全市人民的心相连,国内外朋友的情相牵。缔造和谐,传递友谊,成为佳木斯人民的美好向往;互利合作、携手发展成为各界朋友的共同愿望。三江国际旅游节已成为佳木斯人民的重要节日,成为世界了解佳木斯,佳木斯走向世界的广阔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