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8/12/15 14:21:07 |
|
在当今森工林区林木资源保护与限采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发挥林木资源的最大优势,在有限的林木资源上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是我省森工林区几年来正逐步进行深入探索的全新课题。
在绥棱林业局德志木业和三合人造板厂,从前被人随意丢弃的木材边角料、锯末、伐区枝丫等剩余物在这里成了金贵的“抢手货”。他们从原木粗加工到精深加工,到锯末生产黑木耳,树枝树根被削片加工成高密度板,树叶树皮做柳编原料,这一系列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使木材资源最大限度得以综合利用。而高密度板和家具等成品却走出了国门,三合年生产高密度板6万立方米,销售收入1.07亿元,实现利润1600万元,产品远销国内外。德志木业2006年末与北京易家公司合作,建成终端产品车间,生产的立式菜板、早餐桌、老板椅、休闲长凳等产品打进欧美市场。
像这样的利用原木的林产工业厂家,绥棱林业局还有30余家,年生产的10万立方米木材不出局,全部实现深加工。目前已形成了以德志木业和宏盛木业两家深加工企业为龙头,辐射其他林产工业厂家以及个体加工厂的木材加工工业园区,已初步建成全省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的阔叶木材加工集散基地,有效拉动了职工就业和增收。目前,该局在加工园区从业人员就达3000多人。
还有让人想不到的,树皮、蒿草、青苔、树枝、柳条等也都能变成“银子”。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一到了绥棱林业局鑫泽工艺制品厂工人手中,就魔术般地变成了各种各样带有浓郁大自然气息的工艺品,深受外国用户欢迎,远销亚洲、欧洲等数十个国家。
锯末,在林区应该是最常见的木材剩余物了,在过去,烧火都没人要,而今也成了宝贝,用它做木耳培养基,变废为宝。绥阳、苇河、亚布力、东京城等林业局的黑木耳生产都超过1亿袋,原料是生产伐区的剩余物,产品黑木耳却远销日本、韩国。
目前森工林区向林木深加工探索已形成规模,林木资源利用已实现了由“弱”变“强”,产品由“粗”变“精”,聪明睿智的森工人将继续走出循环利用林木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
|
责任编辑:秦延超 |
|
|
|
|
|
|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