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一场围绕山东礼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礼乐”)公司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齐州路2477号绿地缤纷城B楼301,该公司法人及大股东:王刚的融资风波悄然兴起。该公司法人及大股东王刚,以加盟北京象上汇酒店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象上汇集团”)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西店村12号楼1号6层601室,旗下品牌“水裹汤泉”济南店项目为由,向多位投资人进行项目宣传和融资。
然而随着事态的发展,这场看似前景光明的投资之旅,却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投资人维权的艰难战役。
融资过程与疑点

王刚声称,他与象上汇集团及其总经理赵总已沟通数次,并获得了开展项目宣传和融资的允许。尤其是场地方面的优势,地址在济南市槐荫区济南西站东广场上面,该场地属于国有,王刚当时介绍该场地以其他名义立项,但是他们来干水裹汤泉可以避税很多,且场地通过关系拿到手价格非常之低,所以水裹汤泉项目怎么干都赚钱,为此他还向投资人展示了一份据称是由象上汇集团专业人员评估后给出的所谓“水裹汤泉”济南店项目融资PPT。





这份计划书详细阐述了项目的投资规模、预期利润及融资方式,吸引了包括李某、刘某、霍某、王某、魏某等人的关注。
根据王刚的描述,项目投资预计在4500万至7000万元之间,利润丰厚。他承诺,投资人将根据项目出资额获得相应股份。其中王刚本人出资200万元,获得该项目20%股份;刘某出资200万获得该项目20%、魏某和王某各出100万元,各获得该项目10%股份;霍某出资90万元,获得9%股份;剩余股份及项目款缺口由王刚负责找人融资。

然而在2023年11月16日签订的“水裹汤泉”济南店专项项目投资协议后,刘某、霍某、魏某因资金问题并未实际投资。而王某的公司及王某个人账户,则分多次向王刚指定的该项目融资公司山东礼乐支付了共计70万元的“水裹汤泉”济南店项目投资款。

然而在投资过程中,投资人逐渐发现王刚的诸多疑点。首先,他并未拿到象上汇集团的授权文件,此次融资纯属非法。其次,王刚并无能力组建剩余项目款,只是口头承诺会找人融资。当王某要求退还投资款时,王刚却以项目款已交房租为由拒绝退还,并迫使王某违背意愿地答应继续融资。
象上汇集团与政府的卷入

面对王刚的种种行为,投资人开始怀疑其诚信与项目的真实性。他们联系到象上汇集团“水裹汤泉”品牌总部加盟招商张经理,得知象上汇集团从未给济南或王刚授权进行融资。随后王某又致电象上汇集团赵总确认,赵总在通话录音中明确表示未给任何授权,并建议投资人直接报案。
此外王刚在项目融资介绍项目时多次提起济南市槐荫区副区长周晨曾在项目场地现场多次推荐“水裹汤泉”项目。这一消息让投资人更加困惑与愤怒,他们认为政府官员的推荐为王刚的非法融资行为提供了背书。
为了核实情况并避免牵连好人,王某多次拨打槐荫区政府周晨区长的卞秘书办公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无奈之下,他通过12345投诉热线希望通知到卞秘书。在多次努力下,卞秘书终于使用区市场监管局的座机电话回电。
王某将涉嫌诈骗的情况及可能牵连领导的风险告知了卞秘书,并提出了两点诉求:
一是希望卞秘书向周区长汇报并给予说法;
二是能协调退款。然而一周、半个月过去,卞秘书始终未给予任何回复。
责任划分与法律分析
(一)王刚及山东礼乐的责任
王刚作为山东礼乐的法人及大股东,其行为已涉嫌非法融资。他未经象上汇集团授权,擅自以加盟项目为由向投资人进行融资,且未能按约定组建剩余项目款。在投资人要求退款时,他又以种种理由拒绝退还。因此,王刚及山东礼乐应对投资人的损失承担主要责任。
(二)象上汇集团的责任
虽然象上汇集团并未直接参与山东礼乐的融资行为,但其在品牌授权及加盟管理上存在疏漏。若其能严格审核加盟商的资质与行为,或许能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因此,象上汇集团也应对此次事件承担一定的责任。
(三)政府官员的责任
关于槐荫区政府周晨区长及卞秘书的责任问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若他们确实在项目推荐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或疏忽大意,导致投资人受损,则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然而,若他们仅是出于好意推荐项目,并未参与或了解融资细节,则不应承担过多责任。但无论如何,政府作为公信力的代表,应积极回应投资人诉求,协助解决纠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非法集资行为若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等),则可能构成诈骗罪。因此,王刚及山东礼乐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需由司法机关依法进行认定。
投资人维权之路
面对王刚及山东礼乐的非法融资行为,投资人已多次尝试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他们向政府反馈结果却石沉大海,其中各种复杂关系及背景使王某维权之路显得尤为艰难。
在此过程中,投资人还积极寻求政府部门的帮助与协调。他们希望政府能介入调查此事,查明真相并给予说法。他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此事,共同维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结语与展望
山东礼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非法融资事件不仅给投资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压力,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投资安全、政府监管及法律责任的深刻反思。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我们需要加强投资安全教育、完善政府监管机制、强化法律责任追究等多方面的努力。
当事人将准备拿起法律的武器向公安机关报案,也期待司法机关能对此案作出公正判决,为投资人讨回公道。更希望政府部门能积极回应投资人诉求,加强与企业、投资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营造一个公平、透明、安全的投资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注:本文所述事件及人物均为化名,旨在反映相关社会问题,不构成对任何具体个人或企业的指控或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