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一个铭刻着民族记忆与家国情怀的特殊日子。这一天,既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的重要时刻。双重历史意义交织下,重庆市迎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盛会——由重庆维友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长老树”)、重庆素与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品牌“野水牌”)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重庆战友联谊会”在此隆重举行。拥军爱警网红色文旅部主任兼《作家报·拥军爱警》编委会外联部主任刘宏伟率队亲临现场,与百余位抗美援朝老兵、家属及社会各界代表共忆峥嵘岁月,同抒家国情怀。

历史交汇:双纪念日下的红色传承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入朝作战第一仗,以血肉之躯捍卫国家尊严;75年后,同一日成为“台湾光复纪念日”,象征着民族完整与统一的坚定信念。这一历史巧合,让2025年的10月25日承载了更厚重的意义。联谊会现场,背景板上“铭记抗美援朝精神,共庆台湾光复荣光”的标语熠熠生辉,与会者佩戴的“75周年纪念章”在灯光下闪烁,仿佛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与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

刘宏伟主任在致辞中深情表示:“75年前,志愿军战士们跨过鸭绿江,用生命诠释了‘保和平,卫祖国’的誓言;今天,我们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正是对‘祖国完全统一’这一历史使命的延续。两者一脉相承,都彰显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他代表拥军爱警网向老兵们致以崇高敬意,并呼吁社会各界传承红色基因,让爱国主义旗帜永远飘扬。
云端祝福:南北联动共抒家国情
因工作原因无法亲临现场的拥军爱警网富朝阳主任、马新存总监,分别从海南、北京发来视频贺电。富朝阳在贺电中提到:“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富强而奋斗。今天,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将这种精神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马新存则以“雄赳赳,气昂昂”的志愿军战歌歌词作结,号召大家“在新时代继续发扬保家卫国的担当”。

现场大屏幕播放的贺电视频引发强烈共鸣。一位老兵拭泪道:“当年我们唱着这首歌跨过鸭绿江,如今听到还是热血沸腾!”主办方特别设置的“云端互动”环节,让未能到场的老兵通过视频连线参与座谈,实现了跨越地域的情感联结。
军歌嘹亮:歌声中的家国记忆
联谊会高潮部分,全场齐唱三首经典军旅歌曲。《义勇军进行曲》的激昂旋律中,与会者肃立行礼,仿佛回到1949年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时刻;《我是一个兵》的质朴歌词,让老兵们回忆起入伍时的初心与誓言;而当《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前奏响起,百余名老兵自发起立,齐声高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歌声穿透会场,震撼人心。

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刘世林在演唱时几度哽咽。他握着麦克风说:“这首歌是我们当年的‘出征令’,现在唱起来,还是能想起牺牲的战友。”他的妻子胡明昕女士补充道:“老刘每次听到这首歌都要站直,他说这是对牺牲者的尊重。”
老兵心声:战火中的故事与期许
座谈环节,多位老兵登台分享战争经历。李锦华老人展示了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他与战友在上甘岭阵地的合影。“这张照片拍完三天,他们就牺牲了。”他摸着照片轻声说,“现在国家强大了,但绝不能忘记是谁用生命换来的和平。”

老兵们的心愿卡上,写着最朴素的祝福:“愿祖国永远强大”“希望年轻人珍惜和平”“台湾早日回家”……这些卡片被投入“时光邮筒”,将由主办方转交至相关纪念馆保存。
合影定格: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活动尾声,全体与会者起立,老兵们居中而立,家属与子女环绕两侧。当摄影师按下快门时,背景板上的“75周年”字样与老兵胸前的勋章交相辉映,构成一幅震撼人心的历史画卷。
“这张照片要传给我的孙子看。”王昌元老人摸着孙子的头说,“让他知道,今天的幸福是前辈们用血换来的。”夏栋梁老人的女儿则表示:“父亲很少提战场的事,但今天他主动要求穿军装来,说‘要让年轻人看到我们的精神’。”
精神永续:新时代下的使命担当
联谊会结束后,刘宏伟主任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拥军爱警网始终以传承红色文化为己任。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我们希望通过老兵的故事,激励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在新时代继续发扬‘保家卫国’的精神。”
主办方代表、重庆维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维表示:“企业参与红色教育,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未来我们将与拥军爱警网深度合作,推出更多红色文旅项目,让抗美援朝精神走进校园、社区。”
75年,山河已无恙;75年,精神永流传。在这场跨越时空的联谊会上,历史与现实交汇,老兵与青年对话,军歌与心愿共鸣。正如会场悬挂的横幅所写:“爱国主义旗帜永飘扬,保家卫国精神代代相传!”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这份精神必将激励中华儿女继续奋勇前进,书写属于中华民族的新的辉煌篇章!
|